巴哈姆特不可思议之书_第三章 国宝.圆镜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国宝.圆镜子 (第1/2页)

    我正要说话,老李已经转身去了柜台后的电脑,不甚灵便地在键盘上敲了一通。我看了一眼小孩期待的眼神,勉强笑了笑道:“小弟弟稍等一下!”

    孩童卷起了布包,紧紧抱在怀中,不安地望着我又望着老李。

    不多时,老李挥手招呼我过去,指点着电脑屏幕给我看。

    “我说我好像有点印象,你看我年纪好像大了点,记忆力还不赖吧?”老李捧着茶杯道。

    我凝神望去,屏幕上是一则新闻,是一副网页快照,我看了下日期,是数年前香港某网站登出的一则快讯,意即日本丢失了国宝级乐器一把,乃是中国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八根唐式尺八之一,原本保存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近日忽然丢失云云,然后是一段谴责当地警方办事不力的言辞,页面再往下拉,则是一副放置在一个黑色竹制横架上的尺八。

    我看着那副略显模糊的照片,心中咯噔了一下。

    我想,不必我多说,各位正在看书的读者们也想必想到了些什么,一定是老李把那根尺八认作是丢失的那根尺八了?

    我仔细瞧了瞧照片,和小孩带来的那根尺八确实十分相像,但这则新闻,已经变成了“旧闻”,而且过去了这么多年,又是国宝级乐器丢失,怎么会没听说什么大的动静,而会在一个中国孩子的手中?

    我下意识地觉得老李一定是看错了,要么就是极其类似的赝品罢了,或许能满足一些粉丝的收藏需求。

    “然后你再看这个。”老李在电脑上打开了另一个本地网页,“都是我以前看到,让我孙子帮我顺手保存下来的。”

    我的眼前是另一则新闻,是另一家媒体,是说丢失的国宝级唐尺八隔日就寻找到了云云,说来也离奇,原来是正仓院的僧人日常打扫的时候疏忽了,遮挡的玻璃盖张开了大约十几秒,就在僧人转身拿取擦拭的绒布时,被一只猴子盗取。隔日,便在寺院的墙角下找到了,大约是猴子玩腻了,随手弃之,真是虚惊一场!底下配上全新安装的防盗玻璃罩,以及安置在其中的尺八。

    文章的末尾照例又是一番评论,加强国宝护卫措施云云。

    我摇了摇头道:“真是无聊的新闻,而且我看起来极其像假新闻。猴子怎么会去拿尺八?又不是香蕉或者甘蔗。另外,我就不信存放八八把国宝级尺八的东大寺就没有个正儿八经的视频监控。日本人真是无趣,撒谎都不会。”

    老李瞪了我一眼道:“这个不是重点。你注意看这两图里的尺八,并不一样!我觉得有隐情!”

    我瞪着眼看了片刻,觉得没什么不同,但李老爷子要坚持他的专业判断,我也相当无奈。

    “蔡老板,唐尺八是前面五孔,现代尺八是宋朝改制的,前面四孔。而且唐尺八很有很多独一无二的特征,尺八这乐器不比寻常,每一根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看这第二张图片里的尺八并不是原来的唐尺八,我这么多年,一直相信唐尺八流落在外,没想到我今天能见到它!”

    我被老李同志锐利的眼神和言之凿凿的语气吓住了,一时无法反驳。老爷子又指出了真品的几个明显特征,所谓内径、孔沿等等,坚持称之为每一根尺八独一无二的“DNA”,随后老爷子拍胸脯说他研究民间管乐这么多年了,几根偶像级尺八的每一个细节就和他自己身上的毛孔一样细致可辨认。

    在最后,老爷子坚持那根尺八谁也不能买,最好的方式就是交还给中国民族乐器博物馆,本来就是中国的国粹,不能便宜了小鬼子。老爷子的语气中还明显透露出了对我这个“假洋鬼子”的不信任,反复试探我法国人对尺八这种乐器的兴趣,我只好很无奈地告诉他,在法国人眼里,大抵箫和尺八是很难分清楚的,而且反复表态我对走私文物或者乐器绝对没兴趣,本人绝对是纯纯的华夏儿女,老爷子这才放心。

    我叹了一口气,果然和老年人发生争执,无异于蚊子撞上了蛛网——很难挣脱了。

    “我靠!”老爷子站了起来,望了一眼,忽然大惊失色道,“那个小囡跑哪去了?”

    我直起身一看,原本小孩站立的位置早已空无一人,老李急着大叫:“小伙子,给我追!!”俨然一副指挥人的架势。

    我虽然一阵无语,但也不想黄了老爷子激动的心情。不管那个尺八是不是真品,我先追上去买下送给老爷子就完了,他愿意送给中国民族乐器博物馆还是自己私藏,都不关我的事了!

    于是,我下意识地拔腿就跑,现在我可以自如地控制体内的水晶助力装置,我灵巧地轻松越过两米多宽的展台,拔腿就跑。

    我出了门左右一看,都没有小孩的身影了,大抵我和老李在争论的时候,小孩已经跑掉了。我略微一想,果断往左边的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