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忍者世界(上) (第1/2页)
根据黄觉民所描述的,所谓“忍者”,在我印象中有了极大的改变。 在黄觉民所在的忍者村中,人们几乎从不称呼自己人为“忍者”( にんじゃ),而是以“志能便”来称呼,据称这是忍者最古老的传统称呼法,来源于“飞鸟时代”,也就是日本古代德圣太子执政的时代,大约在公元600年的样子,如果换算成中国的历史,大抵也就是在隋朝,杨广被立为太子的那一年。 忍者具体发源于日本的那个年代,在日本文化史上,根本就是个不可考的伪命题。忍者作为极端机密的刺客、智囊,永藏阴影之中,不为世人所知,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但是,不管忍者们如何隐藏自己的历史,史学家总能从各种史书残章中挖出关于忍者的蛛丝马迹,更何况还有那些为了政治目的而声名在外的著名忍者,比如百地三太夫、服部半藏、猿飞佐助、佐佐木小次郎等等。 在史学家们所能找到的最早关于忍者的记载,是来自于一本来自于德圣太子时期的不知名忍者秘本,上面有着德圣太子身边常常跟着一位名叫“大伴细人”的“志能便”的记载。 到了奈良时代,忍者被关西人称之为“斥候”,渐渐地这个称呼越来越广地流传开来,甚至也作为忍者之外的间谍、探子的统称了;到了战国时代,忍者的传说越来越广,叫法也甚多,流传最广的叫法是“乱波”,这是武田信玄给起的名字;等到了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利用伊贺流派忍者历经44年的征战,终于夺取了天下,大喜之下给这群幕后的英雄赐名为“忍者”,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是在江户时代正式确立了名字,但是正是从这一时代开始日本进入了较长时间的德川家族统治的和平时期,在历史的舞台上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少。 由于失去了活动的舞台,使得忍者在历史的舞台上渐渐地消失。以至于许多的忍术失传。关于忍者活动的最后记载是在1637年“岛原之乱”中,忍者曾作为幕府的部署作战。 关于日本的忍者流派,众所周知,日本各地虽有无以数记的忍术流派,但是,追根究底,毕竟还是会回到伊贺(三重县西北部)、甲贺(滋贺县南部)两地。 两者祖先是同一家人,双方之间大部份也都有亲戚关系。只是,彼此的主公若是敌对关系的话,他们便不得不同室cao戈,甚或演变成兄弟阋墙的结果。 而另一方,为了便于忍术能世代传授下去,他们之间也不得不频繁通婚,可以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稍微细想一下,便可知道,一旦生长在该地,无论男女,为了家族秘密,还能跟他乡人结婚生子吗?况且,男忍者背后,通常有女忍者在撑持。这种工作,除非自小耳濡目染,视为当然,否则,丈夫于某天突然不告而别,普通女人谁能忍受,不气得七孔生烟? 忍者世界中,有四项基本戒律:不准滥用忍术、舍弃一切自尊、必须守口如瓶、绝对不能泄露身份。 忍者又分为上忍、中忍、下忍。『上忍』,又称『智囊忍』,专门策划整体的作战步骤。『中忍』,是实际作战的指挥头子,当然,忍术也得超然出众才行。『下忍』,又称『体忍』,相当于现在的特战部队,是在最前线作战的实际忍者。三者之间有等级关系的泾渭分明,“下忍”对『中忍』唯命是从,『中忍』对『上忍』俯首帖耳。 而忍者体系中最神秘的忍术,则是一整套贯穿每一个忍者终身的训练体系。 往往在很多影视艺术中,将忍术描绘成某种魔术或者特异功能、或者奇技yin巧的各种武器。事实上,忍术是一整套包括思想训练、医药、天文、体能、战斗技术、机械、地理、野外生存等等的训练体系。 每一个忍者,事实上在各种生存环境下都有着极强的存活能力。 我听黄觉民如此说来,心中不由暗叹,我之前为了冒险的一腔热血,也进行了类似的训练,如果能得到忍者们训练的方式方法,加以改良,说不定能成为一整套培养冒险家的训练体系! 作为一个忍者,是绝对不能“发福”的,由于得时时隐身在天花板上、地板下,甚至悬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