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姆特不可思议之书_第十三章 研究世界第一深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研究世界第一深坑 (第1/2页)

    查罗斯在整个勘探队伍中所处的位置,在当时看来十分的尴尬。倒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或者专业,而是因为政治原因。因为家庭背景的一些不太美好的过去,在极其重视政治背景的苏联,即使旁人重视他的才能,也不敢大张旗鼓的重用他。

    所以,探险队虽然有查罗斯的参与,但在日常途中,只是让他干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对此,查罗斯颇为忿忿不平,他知道他应该在这次考察队中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日记的前半部分只是查罗斯个人心情的一些抒发,以及沿途风景和见闻。就算对考察队的种种安排有所不满,但在大学里沉闷了太久的查罗斯心情渐渐还是开朗了起来。

    考察队的目的,似乎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告诉这些队员,包括他们的领头人福列夫斯基也不甚明了,因为根据之前的安排,到了目的地以后,才有军方的人会来接洽他们,告诉他们进一步行动的细节。

    总而言之,在整个行动中,即使到了最终的目的地,也只有领队大概明白发生了什么,其他人都是分隔成各自独立的模块部门开始工作。

    查罗斯到了目的地点的时候,除了看到地面上一个无比庞大的超级大坑之外,并没有见到其他。而现场除了他们之外,早就有数百人到达了现场,忙忙碌碌地围绕着深坑进行着工作。四周竖立起了无数的帐篷,查罗斯所认识和不认识的各自车辆、设备,还有就是大群荷枪实弹的军队,现场甚至还有四辆移动式喀秋莎。

    军队和战术武器的出现,一下子让考察队员原本兴奋的心情顿时跌落到了一个谷底。

    随之而来军方的介绍人的出现,更是让考察队员狠狠吃了一惊。

    “科拉大深坑!消失的钻探队!”

    查罗斯在日记里的一页纸上,只是反复地写着这两句话。

    接下来地日记,充斥着一些难解的图纸和结构图,某些平时的细节查罗斯并没有过多描述,只是写着他被编入了一个四人的小组,顺着一个巨坑边上的狭窄楼梯一层层绕了下去。

    科拉深坑的深度,有数据可查的是12000多米,而其地面直径,大约在1.2公里到2.5公里之间,可见这个深坑的巨大程度,比一个蚂蚁看见一只水盆的程度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查罗斯等人所行走的楼梯是建筑在深坑的垂直壁上的,目的地的深度是1.3公里。所以,楼梯的总长度也大约相当于7倍的深坑的周长,剩余的下降高度则是靠着电梯。

    这是一段绝对亢长的旅程!!

    也许因为是建造难度的关系,楼梯的下降高度远远高于电梯,所以,查罗斯等四人,在军方一支小队的护卫下,走了足足两天才到达目的地的深坑实验室,中途还在一个休息站停留了六个小时,以补充科考队员的体力和睡眠。

    查罗斯已经被深坑的巨大规模惊呆了,在他的想象中,苏联在太空竞赛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但在地面挖掘方面,不次于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

    我一边看着日记,脑子里想想查罗斯看到的壮观景象,心中就赞叹不已,希望有机会能够去到那里再看看那个巨大的深坑。但是,如果地球上有这么大的一个挖掘项目,一个庞大的深坑,怎么现在却一点新闻或者消息也没有?我觉得以现代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想要刻意隐瞒某个事实,即使是一个国家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到了实验室以后,查罗斯被分配到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地下监听设备的研发和维护。似乎按照军方的安排,他们要将某个录音设备放置到这个深坑当中去。

    对此,查罗斯有些嗤之以鼻,他觉得钻探队消失了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到这个深坑当中去了,如此一来,直接派人下去就可以了,而且这个坑如此庞大,只要设备合适,放一个团下去都没有问题,何必拐着弯子监听下面的情形?而且科拉深坑到了这个深度的话,下面除了岩浆,还有什么好听的?

    想是如此想,查罗斯对于研究工作还是一丝不苟。出于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地下录音设备研发还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的。

    众所周知,地球的地层一直在剧烈运动中,虽然这些运动为正常人所不察觉,但是在各种声纳设备、地下录音设备看来,这些运动产生的各种杂音、次声,不会比一场飓风来得更小。

    查罗斯也一度很好奇其他考察队员都去做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