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坚心苦志慕黄庭,朝夕殷勤寻仙迹 (第4/5页)
几次推不掉,见老员外相貌慈祥,为人善良,忽然心中一动,道:“我有一件事,想请员外帮个忙。” 张员外不知道有什么事,反而有些迟疑,不敢当即答应。 叶昊天道:“我本是读书人,名叫李昊,自从父母亡故以后,长年漂泊在外,因为衣食无着,暂时伴作道人。刚才见了那书生的魂魄,我忽然兴起再度攻书求取功名的念头。不过,我的籍贯身分都已经丢失了。明年刚好是大比之年,我想从头参加科考,员外能不能为我作保,就说我是您的外甥,帮我报个名?” 张员外鼓掌道:“这是好事啊!正好明年犬子也要参加本县科考,你们可以认作兄弟,一起前去。”说完急忙去唤儿子,也不管是不是已经夜深人静。 时候不大进来个年轻人,生得眉清目秀,书生味十足。几句话交谈下来,叶昊天知道年轻人叫张成,今年十七岁。两人一见投缘,畅谈甚欢。一家人喜气洋洋,叶昊天也跟着高兴,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找到了久违的欢乐。 正说得高兴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一夜未睡,大家都有些萎顿。 叶昊天让大家休息,自己要到白云观走一趟。 他徒步上山,一个时辰后来到白云观。白云观不大,外墙尚新,似乎是新近建成的。 “也不知玄*人功力如何,我现在该怎么办?进去?我能打得过他吗?退让?一味退让决不是办法!”迟疑片刻,他将心一横,手提宝剑走了进去。 观内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奇怪,诺大的白云观,竟然是空的!” 找了好大一阵,他在丹房里发现了一个暗门。推开暗门里面有一个密室。密室内燃着一盏油灯。在昏暗的灯光照耀下,勉强可以看见室内的东西。 放眼望去,密室的角落里,赫然摆放着一个红色的棺木! 叶昊天大吃一惊,遽然退后两步:“仇人在此!苏家灭门的仇人竟然在这里!” 定睛看时,却发现棺木的颜色比苏家灭门时所见淡得多,尺寸也小了些! 他心中惊异,生怕棺中有人,当即提聚功力飞身而上,一剑劈向棺材。 棺材断为两截,里面露出的是一堆金印珠宝! 翻开棺盖,里面赫然刻着几个大字:“三山五岳,僧道仙魔,九阴功成,天下一统。” 他想起苏家灭门的惨状,忍不住一脚将棺木踢得粉碎,抖手将财物收入乾坤锦囊,一把火将白云观化为灰烬。 他在远处守望了一天,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物,不禁感到有些遗憾:“唉!我太冲动了!要是留下白云观,或许是个很好的线索。”
虽然如此,他还是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棺中人原来是九阴教的!九阴教势力不小啊!” 他清楚地记得苏家灭门的情景,孙仙屏身首异处,仅仅逃出元神,可见棺中人功力极高,可能还在师父青阳真人之上。 相比之下,他还要努力修炼,必须达到修道第三界,也就是仙人的境界,才有把握报仇雪恨。可是他目前的功力刚刚抵达真人界第二重,前面还有十六重天需要攀登,不知要修炼到何年何月!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叶昊天回到张家的时候,一家人正等得心焦。 他没有提棺木的事,只是道:“道人已经逃走了。” 众人心里都很不安:“哎呀,那可怎么办?” 叶昊天安慰大家不要紧张,然后让张员外请来说书先生,叮嘱他若是有人问起,就说小姐只是偶恙,现在已经药到病除了。 说书先生久经人世,自然晓得其中的利害,当下唯唯称是。 随后,叶昊天又在张府摆了个比长安王家更加复杂的大阵,差不多将一半的房间都包纳进去。他把穿行大阵的方法教给张成,告诉他这个大阵不惧鬼物,不惧刀兵水火,情况紧急时所有人员都可以躲在阵里。只要储藏足够的粮食,再凿一口水井,呆上一年半载都没有问题。 众人开始时狐疑不定,后来试了几次才相信了。 闲来无事,叶昊天找了个青铜炉鼎,放入人参、黄精、首乌、龟板、鹿茸、枸杞、磁石等,先以五雷天火化去杂质,再用三味真火慢慢锻炼,日夜不休,七天以后,丹成百粒,大若龙眼,圆润晶莹,颜色微黄。他心下有点可惜,这炉丹只能算上品,如果能色呈纯白那就是极品了。 紧接着,他又取人参、黄杞、白术、甘草、芍药、灵芝等炼了一炉补中益气丹,这炉丹炼得很快,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成了。丹形较小,色呈黑色,约有两百余粒。这是为炼气准备的,可以大补元气,对练武之人极为有益。 此后,他每晚都服下一颗补神丹,继续修炼元神。他的元婴又长大了不少,已经接近四尺高,看来百粒补神丹服完,元婴就可以长到等身大小。那时候就可以修炼“炼神还虚”的功夫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身怀通令宝玉,只有多走动,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机会。 十月的天气逐渐转凉,叶昊天又一次出发了,沿着官道一路向东行去,不久抵达洛阳,再往前便到了王屋山下。 王屋山号称“天下第一洞天”,主峰天坛高五千尺,相传乃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擎天地柱”。轩辕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在王屋山设坛祭天,统一华夏,三年后的八月十五日又在王屋山重会西王母,欣赏了天女宋妙英的仙歌仙舞,品尝了西王母赐给的琼浆玉液,这时的轩辕黄帝已经功成名就,十分羡慕和向往天上的神仙生活,于是就在王屋山建立上访院,拜广成子为师,最后得道成仙。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各路神仙、四方善士皆云集王屋山,这里的总仙宫便成为“五岳四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今年的朝会已经结束了,但山上的道士却没有散尽。 鉴于山上修真人太多,叶昊天不愿将自己的真实面目暴露在众人眼里,于是早早地取出面具戴上。 一路行来,但见王屋山峰峦叠嶂,气壮势雄,宫观林立,泉瀑争流,树古石奇。登临绝顶,山风吹来,衣袖飘飘,远望白云悠悠,黄河如带,绿树葱葱,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天坛之顶有“老子炼丹池”。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 叶昊天围着炼丹池转了一圈,想找找老子炼的仙丹有没有漏下一颗两颗,可惜却没有任何发现。 当他走到离开丹池百余丈的地方,胸前的通灵宝玉却忽然热了起来。仔细辨认之下,他发现热源位于悬崖边一个深深的石缝中。他抽出宝剑运劲砍掉周围的石块,下面暴露出一个黑黝黝的东西。又砍了半天,挖出一个七尺大小的乌龟壳。 山顶上本有不少人,这时都赶过来围观。好多人见是一个龟壳,觉得没什么奇怪,看了一会儿就散开了。 叶昊天见四周人走光了,径自将龟壳扛在肩上,离开山顶行向荒僻之处。走了很久,来到一个空空荡荡的山谷里,在一个流水潺潺的小溪旁停了下来。 他先在周围摆了个简单的阵法,然后将龟壳在小溪中冲洗,又用宝剑刮掉上面的浮土和灰尘,最后摊在草地上查看。只见龟壳通体黝黑,中间却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色呈银白,光洁如镜。 他在龟壳上用力敲打着,才敲几下,中间那块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