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巨痛狂悲经尽了,谁来拾汝冰凉骨 (第3/5页)
等他改换了面貌从人群中出来的时候,手上抱着的殷东平已经不见了,身后却跟着一乘小轿。 绕了几个圈回到王府内宅,他将殷东平从轿中抱了出来,扶着坐在桌旁的椅子上。 兰儿连忙去取些茶水点心来。 殷东平一直迷惑的看着叶昊天,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更不知道他想做什么。 叶昊天取出自己在岳麓书院读书时用过的面具戴上,然后在桌上铺了张白纸,眼含泪水挥笔写道:“殷兄,我是李昊啊!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殷东平看着他戴上面具的样子,又看看纸上的字迹,忽然一头从椅子上摔了下去。 叶昊天伸手将他扶住,再看之时,殷东平涕泪交流,口中“呜呜啊啊”想说又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叶昊天抱起殷东平放在床上,仔细察看他的伤势,发现他的手足筋脉都已经断了,骨骼还算完好,耳朵齐根儿没了,舌头还剩下一点点。 “不知道是什么人下的毒手,竟然如此残忍!”他心中愤怒,在屋里来回走个不停。 兰儿站在桌旁静静的看着他,知道他在思考救治的方法。 殷东平慢慢止住哭泣,也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不知道他怎么安排自己。 叶昊天想了一会儿,走到桌旁挥笔写了几个字,然后拿给殷东平看。 殷东平望见纸上写道:“殷兄,我想给你治疗一下,但没有十足的把握,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他不知道叶昊天会怎么治疗自己,只觉得“有人关心就已经足够了,治得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于是毅然点头。 叶昊天看他点头,探手取出一颗自己炼制的祖州升仙丹来,对着殷东平道:“殷兄,请张开嘴来。”说完才想起,殷东平的耳朵已经没了,可能听不见自己说话的声音。 殷东平却从他的动作和口型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于是张口将丹药吞了下去。丹药入腹,但觉一股温热之感从丹田升起,渐渐散布于四肢百骸,没多久身上似乎充满了力气,连耳朵听到的声音也一下子清晰起来。 叶昊天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发现殷东平的面色逐渐由苍白转为红润,眼睛也骤然增添了的神采,知道升仙丹发挥了作用,气血增强了很多,甚至连仙基都已经筑成了。 随后他抬起殷东平的右手仔细看了看,发现筋脉断了的地方位于上臂近乎肩胛的部位,所以整个手臂都无法运动。看清之后他对着殷东平提高了声音道:“我给你接筋续脉,可能有点儿痛,殷兄忍着点儿。” 殷东平激动地点点头,因为他感到入耳的声音很响,知道自己的听觉已经恢复了,所以对叶昊天充满了希望。 叶昊天伸出食指运气如刀,先将腐烂结痂的肌rou筋脉全部切掉,然后放出神识仔细核对每一条经脉,将每条经脉全部对正,又把肌rou也一条条对齐,最后一手扶住肩胛,一手端着下臂,运起十成的春风化雨大法,眼见筋rou和血脉的断端拼命地生长,很快凝合在一起,接着气血慢慢恢复了运行,萎缩的肌rou也渐渐丰盈起来。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叶昊天满意地停下手来,示意殷东平试试看。 殷东平半信半疑的抬抬手,发现手臂竟然真的抬了起来!他激动得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意,只是单掌竖起放在胸前,像老僧礼佛一样,泪水再度流了下来。 接着叶昊天又依次修复了殷东平的左臂和下肢,最后却看着殷东平没了的耳朵和舌头摇了摇头。他现在的功力还没能达到无中生有的地步,若是自己的肢体少一截或许勉强可以生出,但对于别人的肢体残缺却仍然无能为力。他想了一会儿,安慰殷东平道:“耳朵和舌头的恢复也有办法,不过现在不行,可能还要靠你自己努力。” 能治到这种地步,殷东平已经非常高兴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还有这一天,所以先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走了几步,抖了抖只有梦中才会动的双臂,过了好一会儿才能肯定这一切都是真的,然后紧走几步扑通跪倒给叶昊天磕头。 叶昊天急忙将他扶起来,请他坐在桌旁的椅子上,自己则坐在另一边。 兰儿上前倒了两杯茶,然后静静的坐在叶昊天身边,想知道事情的起因。 殷东平一口将茶喝干,接着提起毛笔奋笔疾书起来。 叶昊天和兰儿屏住呼吸看殷东平落笔,但见他笔走游龙,一行行如泼墨一样洒在长长的纸上。 但见纸上写道:“当年兄弟离开岳麓书院之后,我潜心攻书,废寝忘食,期待能在大比之时金榜题名。科举那年我提前一月到了京城,准备把旧书重新温习一遍。临考试的前几天,我忽然遇到一个问题,想来想去想不出答案,手头也没有所需要的书,所以不得不四处询问。有个京中做官的同乡介绍我到国子监的图书室去,说是那里的书最多,保证能够查到。 我拿着他写的条子就去了。管书的人还算好说话,见了条子就让我进去,说是随便翻阅,爱看多久看多久,哪怕是三天三夜也没关系,只要别损坏了书就行。 国子监的图书真多,我找了一排又一排,最后终于找到了要找的东西,就站在书架之间看起书来。我这人一看书就入迷,那天也是一样,不知不觉天已经很晚了,图书室中静悄悄的,除我之外没有一个人。 不知道过了多久,隐约之中听见外面有人说话:‘太师,怎么这么晚还来啊?您老已经是朝廷三公了,竟然还这么用功,真是读书人的楷模啊。’ 然后有人答道:‘嗯,一天不读书,浑身不舒服,没办法,多年养成的毛病了。’ 我当时也感到佩服,不过很快就沉浸在书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看着看着,不觉天已经黑了,耳边传来一个人自言自语的声音:‘奇怪!找了这么多年都找不到,到底藏在哪里呢’ ‘伊布谷跟夏桀是亲兄弟,他临死之前曾经来过中原,理应留下点儿蛛丝马迹。’ ‘纸书是不可能了,羊皮纸也翻遍了,竹简也都一个个仔细看过了,还有可能藏在哪里呢’ 然后听见那人的脚步声,翻书声,甚至夹杂着撕书的声音,还一边儿撕一边儿骂:‘该死的伊布谷,你到底把‘万灭王鼎’藏在哪里’ 我听他撕书实在忍不住了,生怕自己受到连累,到时无法向管书之人交代,于是从书架后走出来道:‘先生,请您爱护书籍,这些都是稀世珍品,弄坏一本儿就少一本。您在找什么呢?或许我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