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封侯_第一卷 第二十章 荀卫二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第二十章 荀卫二音 (第2/2页)

用之物,还没有搬出来,想来是怕吵醒了荀昭的觉。

    “昭儿。”荀益正倚在门边,竟也是穿了一件新做的绸裳,光亮亮的透着喜气。见荀昭出了房来,不禁呵呵笑了几声,招手让荀昭过来。

    “昭儿见过大父,大母,伯父,叔父……”荀昭看包括祖父,家中其他人也都是出来了,看起来倒是自己起得最迟的了,于是连着两位兄长和大姊,一一见过拜别。

    荀积毕竟也才十四岁,还没完全脱了小孩子脾性,从前也是对荀昭多有不屑,可是眼下见荀昭真要分开了,心里头却又有些没来由一般的酸酸的感觉。

    大兄荀慎虽离加冠还有好几年时间,但是毕竟已是年满十六,由荀益亲自指了,接任荀立做荀塾里的大师。只是又怕他过于年少,所以由荀益和荀行两人相辅,每五日各去学塾里一回讲学。

    “两位兄长,荀昭这次随父亲前去平阳,虽然路途不算遥远,可是往来一回也不容易。”荀昭走上前去,拉住荀慎和荀积的手。荀积原本还有些想要躲闪,可是却又不由自主的把手伸了出去。

    “日后还请两位兄长代为孝敬大父大母,荀昭若得了机会,也会陪着父母回来探望。”

    “荀昭前几日里,依着七音改了两支长篴,还有几本乐谱,是留给两位兄长的,就放在后堂里边。若是两位兄长想念小弟,吹起长篴,便就像小弟陪在兄长身边了。”

    荀积向来和荀昭不和,却没想到荀昭临走前却还记得自己,心里不禁一颤,泛起一阵酸楚,握住荀昭的手,紧紧的捏了几下。

    大姊荀迎,向来和荀昭最是亲密,只是自从上次鼓水纳凉之后,却再没牵着荀昭走过,陡然间再被荀昭拉着两手,脸上不禁是泛起两朵红云。

    “荀昭本想买些丝绸香粉送于大姊,怎奈何身无银钱。”荀昭嬉笑着走到大姊面前。

    荀迎听了,不禁有些哑然失笑,刚想再逗上荀昭几句,却觉手上多了一件东西,抬眼去看,却是一小块帛布。

    “荀昭虽是无钱去买香粉,却记下了一个养颜的方子,大姊若是用得好,别忘了给大母和伯母也做上一些。”荀昭附在荀迎的耳边,小声的说道。

    荀昭前世上网的时候,曾经记下了几个养颜的方子,眼下抄给荀迎的,传说是当年杨贵妃常用的,用杏仁油和蜂蜜配料做成,叫做“太真红云膏”,杏仁和蜂蜜这些东西,对于荀家来说还不算什么贵重的东西,也是用得起。

    “你什么时候还懂得这些了?”荀迎见荀昭居然录了一份养颜方给自己,不禁有些愕然。自己这个当年的傻弟弟,如今怎么好似无所不能了。

    “小子,可有什么也送给我的?”一边的荀定,正垂着大袖在一边看热闹,见荀昭正在一一告别,转头喊了一声。

    “小孩子家来回送些东西,你凑什么热闹。”大母陈氏笑了两声,对着荀定嗔怪一声。

    荀昭转过身来看着叔父,只能是傻笑几声。荀定喜爱的东西,荀昭不是不知道,若真要凭着以前的记忆,随便捣弄几件,也是荀定没见过的。只是那些东西不像改一下竹笛,抄一份养颜方做起来那么简单,从李缘送来文太守手令,到今个出发,之间总共只有十来天,却是来不及了。

    “小子,既然你不送我,我便送你一件吧。”荀定适才对着荀昭,自然也是逗乐,见目的达到了,也不再多说,从袖中抽出两卷竹简,朝着荀昭丢了过去。

    荀昭打开来看,上面记得都是一些射御之术的技巧和心得,竹简上的刻痕,尚且崭新,想来是荀定这几日刚录下来的。

    “每日射三百支箭,少一支也不得,莫要以为我不在平阳,就管不得你。”荀定微叹一声,不舍的摸了摸荀昭的脑袋。

    “不是两百吗?”荀昭愕然。

    “难不成等你到了十六,也仍是两百?”荀定轻轻的在荀昭的脑袋上拍了一下,荀昭嘿嘿一笑,吐了下舌头。

    “至于驾御,县衙里自有御车之士,想来你也不必担忧。”荀定又拍了拍荀昭的脑袋,猛一使劲,把荀昭托上马车。

    “父亲,母亲,兄长,三弟,荀立这便就去了。”那边荀立夫妇二人,也已是拜别过了,跃上马车,又向众家人相告。随即一抖缰绳,马车徐徐驶动,朝着荀城外走去。

    “昭儿,莫要懈怠,莫要误了学业。”荀益站在门边,朝着荀昭喊道。

    “回大父的话,昭儿记住了。”荀昭也从车上站起身来,等再坐下,已是长篴在手。

    一首清扬的《游子曲》,沿着马车行过的路,一路洒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