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封侯_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公主汤沐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公主汤沐邑 (第2/2页)

平阳县里大族,如今却是归于平阳公主之汤沐邑内,郑季之弟郑礼,如今仍在我县衙内任主薄一职。”赵戒又唤过家仆,让给荀立和荀昭两人再斟一盅茶水。

    荀昭已是品过了味,再喝却是觉得味道实在难以恭维,比起当年喝过的大叶子茶也是不如,只是小泯了一口。倒是荀立说话口渴,连喝了几口,似是品出了些味道来。

    “一地之内,若真的分而治之,无非就当是两县罢了,各不相关就是。可若是分置两物于一杆秤上,一轻一重,岂无倾覆之危。”荀昭适才又泯了一口茶水,觉得嘴唇上有些苦涩,舔了舔嘴唇,像是在自言自语。

    赵戒适才见过荀昭,又见荀昭酒后缠着荀立,做些小孩子的举动,原本也是觉得此子未免名过其实,只是碍于荀立和李缘的面子,只是把这份疑问藏在了心里。

    眼下忽得听荀昭说出这句话来,顿时不禁心下大惊,转过眼去,直直的盯着荀昭。

    “贤侄可是在说我平阳县事?”赵戒仍有些不敢相信,瞪大了眼睛,朝着荀昭问道。

    荀昭微微一笑,竟是不肯再开口说话。

    “怪不得卫太傅竟然如此器重,见过此子,赵戒只觉得已是垂垂老朽。”赵戒又看了一会,禁不住长叹一声,摇头苦笑。对于李缘所说,和平日里的传言,竟是信了。

    “赵兄不过是不惑之年,何谈老朽。”荀立虽是对儿子的异状,早已麻木不仁,可是不代表他对别人的看法也是无所谓。听赵戒夸奖荀昭,轻笑几声,未免有些得意。

    “愚兄说要和贤弟说的,正如适才昭贤侄所说。”赵戒的心神略微定下,既然刚才被荀昭点破,便也不再和荀立继续在话语上兜圈子,“如今我平阳县虽是分出三千户去,可平阳立县已逾百年,其中有些东西,一时间岂能分割的开。不但县北三千户的户籍仍在县内,县城也只有此间一处。”

    “那县北三千户,既已归平阳侯邑,县衙里虽有户籍,却也是管辖不顾。”赵戒略皱眉头,“可既本为一县,又岂会不相往来。自去年之后,多有些县北乡民,自持是公主治下,在我平阳县内,滋事寻隙,甚至在县城之内,强买强卖。若生出事端,立刻逃回北面,我县中官吏,也是拿他不得,报于平阳侯府,大多也是寥无音讯,愚兄为此,也是大感头疼。”

    “我平阳县内,农田多引汾河水灌之。”赵戒略停半晌,又继续说道,“县北原有一处水利,名唤上高河,乃是当年赵国所掘,此次划于平阳侯邑之三千户,正是以上高河为界。上百年来,凡春耕之时,两岸乡民,各引水入田,也是相安无事。”

    “偏偏今年春耕之时,竟是起了争执,那河北三千户,定是要先引了水,等灌好了农田,才准河南乡民引水。”

    “岂有此理,春耕之事,乃是一年大计,岂能说等就等。”荀立眉头微皱,冷哼一声,似乎也是大为不满。

    “正如贤弟所言,这河南乡民,岂是肯等。”赵戒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等到了二月初二,祭过了河神,河北开闸放水,这河南也派人开闸。”

    “可巧也是今春的雨水少,汾河和上高河里的水势都不大,两边一起开闸,那上高河的水量顿时不足。”

    “若是常年,两边各派乡老相商,一边开闸两日,再换另一边开,也算是公平。偏偏今年,河北归了平阳侯邑,河北乡民见河南也要放水,便要阻拦,这河南乡民又岂是肯,两边争执起来,几乎酿成殴斗。等愚兄闻讯带人赶去,也只敢拿河南的乡民,却拿不得河北的,不但县下治民对愚兄多有腹谤,愚兄自身也自觉窝囊。”

    赵戒想起当日的情形,也不禁是摇头叹气,大感无奈。

    “赵兄为何不分发徭役,拓宽河道?”荀立毕竟也有才学,略一思量,开口问道,“如此一来,就算明春雨水仍是少些,也不至于再生争执。”

    “贤弟所言,愚兄又岂是没有想过。”赵戒呵呵摇头,竟是苦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