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_第三部第三章 前奏(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第三章 前奏(1) (第4/5页)

部的人员很快就集合到威而金森的办公室内威而金森让参谋打开地图用手指着中国沿海上的一个岛屿道:先生们为了彻底地解决中国问题这一次战争也许会持续很久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更接近中国的地方作为战略跳板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占领中国南部最达的城市广州后就应该立刻占领这个地方。众人顺着威而金森的手指看去只见地图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台湾。

    北京威而金森想到的杨一也想到了站在地图前看着中华的大好河山杨一又一次感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很快杨一就皱起了眉头因为杨一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杨一立刻叫来张键指着这地图上的台湾岛:先生如果你是联军的统帅你会怎么利用这个岛屿

    张键不假思索地就回答道:那还用说哪里还能找到这么理想的补给地点和战略跳板张键说完之后自己也惊出一身冷汗眼睛死死地看着杨一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快立刻进宫。

    四道圣旨很快就从紫禁城里出来目的地分别是两江总督刘铭传福建总督张懿德两湖总督曾国藩水师提督刘十八圣旨上要求张懿德立刻派一位得力人员到台湾组织起当地百姓一旦联军入侵一定要凭借有利地形使联军在台湾不得安生刘铭传和曾国藩要全力支持福建方面要人给人要粮食给粮食要银子给银子要武器给武器同时要求水师竭尽全力从侧面策应台湾的防御狠狠打击联军的补给线绝对不能让台湾成为联军优良的集结地和补给站随着圣旨一起到达的还有军情的报告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的重要性杨一是十分清楚的早在消灭第一只英法联军后杨一就已经让情报部门派人前往印度和南洋设法在当地华人的帮助下建立起情报系统随时报告联军的情报联军先头部队才到印度数十只满载情报的信鸽就已经从印度起飞飞往中国大6。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威而金森和杨一都想到的台湾有一个人早就想到了而且还提前做出了行动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支援到台湾的李鸿章石达开投降到英法联军被消灭再到北京平叛李鸿章时刻都牵挂着全国的局势曾国藩把李鸿章推荐到福建来当一个参将李鸿章虽然不满意但也没办法李鸿章到了福建以后正值福建各地小刀会和天地会的起义李鸿章很快得到总督张懿德的重用他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挥李鸿章先是利用自己和新军的关系通过刘铭传买了一部分的先进步枪武装起一只三千多人的洋枪队然后凭借这只部队短短三月内就把几路起义人马杀得个血流成河起义的火焰很快就被李鸿章扑灭了当时正值奕忻在北京造反国内形势不明朗张懿德的请功折子也没能上交李鸿章的封赏也就一直没着落也就在这时候李鸿章通过对新军和杨一的了解已经清晰地分析出奕忻必然失败的结局奕忻一旦失败杨一和洋人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洋人再来就不可能像上次那样只来个几千人马很有可能是几万或者是几十万这样的战争打起来那么很可能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如果不幸言中那么台湾岛的战略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想清楚一切的李鸿章当即向张懿德请命率五千人马上岛剿灭倭寇。

    张懿德虽然舍不得李鸿章这样的人才离开自己的身边但考虑到这台湾离福建太近东洋倭寇一旦在台湾站住宅区脚没准以后就形成明朝那样的百患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自己是吃不消的张懿德没有想到所谓的倭寇进犯不过是李鸿章派人放出的流言这时候的小日本自己老家还让美国人弄得鸡飞狗跳哪有心思来中国捣乱李鸿章顺利地来到了台湾他清楚地知道一旦战争爆台湾不是自己的坟墓就是自己飞黄腾达的开始。

    来到台湾后李鸿章第一件事就是安抚民心然后以防御倭寇为理由拿着福建总督张懿德的将令把台湾的大小兵权都抓在自己手里相对台湾官员来说李鸿章怎么都是个上差手里还有兵权只要李鸿章不妨碍大家财就让他折腾去吧。但凡近海防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敌人消灭在海滩上可洋人军舰的威力李鸿章是知道的别的不说看看新军大炮的厉害就知道洋人应该更厉害所以凭借自己手上的兵力在海滩上和洋人打肯定是行不通的。李鸿章把防御阵地设在了离海岸距离较远的地方同时还在台湾中部的山区建立了兵站囤积粮食弹药以备日后长期的坚守为了防止洋人顺利地上岛李鸿章还准备了大量的火药一旦洋人打过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基隆高雄这些港口炸个稀巴烂免得留给洋人还听说洋人的船都是烧煤的那基隆的煤矿也要炸了去免得便宜了洋人就在李鸿章准备在台湾大干一场的时候朝廷的任命下来了杨一没有忘记李鸿章李鸿章被任命为福建提督李鸿章离开台湾回到福州紧接着就见到了朝廷的又一道圣旨加强台湾防御这时候李鸿章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在前面既然已经开始就没有回头的道理李鸿章立刻向张懿德表示自己愿意与台湾共存亡。

    李鸿章的请求很快就得到批准不过这一次李鸿章得到新的援助不再是孤立的刘铭传从浙江给福建送来了三千新式步枪和三十挺重机枪全是兵工厂新出产的家伙还有一百个军官负责训练台湾岛上的部队为了表示对杨一命令的坚决执行刘铭传还调调拨出一个团的兵力外加一个重迫击炮团交给李鸿章使用有了这两千增援和新到的武器李鸿章守卫台湾的信心更足了不但如此湖南的曾国藩考虑到福建台湾一带民风孱弱士兵战斗力低下曾国藩身为李鸿章的老师弟子有困难怎么会袖手旁观所以曾国藩不但给福建运来大批粮食还送来了五千兵勇这样一来台湾岛上的李鸿章能用上的部队就多达两万余人加上李鸿章的提前准备守住台湾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战争已经一触即联军主力已经到达他们的第二个集结地点新加坡。

    多年以后李鸿章回忆起自己在台湾的经历时坦言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是其一生最闪光的时刻。也正是由于李鸿章对战争展做出的提前预判并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才使得台湾防御不至于仓促启动。

    印度联军内部就作战的计划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原因是威而金森元帅提出的进占广州以后先夺取台湾为跳板和补给站的计划遭到了统帅部其他人的置疑。老到沉稳的威而金森元帅把中队当成了一个对等的对手充分考虑到这场战争可能出现的艰难所以才提出这一稳健的方案。客观的来说这一战略是正确的如果完全按照威而金森元帅的方案来执行占领台湾以后以强大海军为依托的联军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可以说联军完全处于不败之地就算在中国内6遇到挫折也可以迅从海上撤退到时候台湾完全可以充分挥其机动性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联军可以说想打哪就能打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