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_第三部第八章 和谈(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第八章 和谈(13) (第8/17页)

是个迂腐的夫子。

    不要赔偿,门都没有。洋鬼子这些年在中国捞的好处还少吗?如今总算拿着他们地小辩子了,不大做文章,怎么对的起死难的新军将士。

    杨一这边正盘算着呢,垂帘后的慈禧开口说话了:“杨大人,您的意思呢?”

    杨一上前一笑,回答慈禧道:“太后,臣也以为可以不要他们赔银子,但咱们不能倒赔银子。”杨一这话一说,满朝的大臣们都面露喜色,就连曾国藩也得意的捻着胡须,连杨一也赞同他的看法,实在是有面子。

    “不过……”杨一话锋一转,接着说到:“臣少年时曾游历西洋,西洋人科技昌明,他们有火轮船,有火车,有电报,有先进的机器,这些东西咱们没有,所以咱们可以管他们要这些东西。”杨一这话一说完,曾国藩立刻就想说些什么,但杨一很快又接着说到:“如今这年月,落后就得挨打,咱们国家无论人口,国力,都不必西洋各国差,咱们的瓷器,茶叶,到了外国都是好东西,他们得花大价钱来买。可咱们怎么还是老打不赢人家。就是因为我们落后了,落后了,怎么办?只有迎头赶上。”

    说到这,杨一环视一周,发现朝臣们也都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就连曾国藩也都在沉思状态,杨一接着说道:“臣以为,此次大胜洋人,可以做为一个契机,咱们和洋人通商,但是要本着公平的原则,至于鸦片这祸国殃民的东西,要坚决杜绝。咱们可以派人到西洋去,去学习人家先进的技术,学习人家的海军,工业技术,还可以引进洋人先进的机器设备,总之一句话,洋人好的东西,咱们都要学。至于这次谈判嘛,臣请求太后,交由臣全权处理。”

    “行,都依着你吧!”慈禧这话的口气,让朝上的大臣们听的觉得怪怪的,怎么象个小媳妇在和丈夫说话的口气?不过谁也都只是想想,没敢往心里去。他们哪知道,如今的慈禧,实际上那就是杨一的小媳妇,两个人隔三岔五的找地方幽会,那场面的慈禧,比起现在那可腻味多了。

    对于洋人摆出的架势,杨一回应的办法就是拖。

    洋人不是把舰队都开来了吗?想吓唬我?行,看谁耗的起,反正天津的码头上的活还得有人干不是,俘虏用起来多好啊,还不用给工钱。拖上十天半个月的,看你们着急不着急。

    杨一这一手可把三国的使节团给急坏了,现在各国国内都跟开锅的水似的,皇帝首相们都盼着早日谈判结束,战俘们回家,好安抚民心。可中方代表老不出面,平日里招待倒是蛮客气的,好吃好住,可这些代表们哪有多少心思来享受,都跟热锅上人的蚂蚁似的。接连派了几拨人到北京去催,十天之后,杨一才回了一句话:“你们的舰队炮太多,我害怕。”可那口气里哪有怕的意思。

    代表们接到这回话,恨不得把杨一给撕了,可如今在人家的地盘上,闹起来吃亏的还是自己,更何况自己的小辩子还捏在别人手上,这十几万俘虏,背后可是全国百姓的眼睛啊,真要把杨一惹急了,这野蛮人把俘虏都给杀了,他们也别回去了,直接就跳海得了。

    代表们都不是傻子,这舰队不撤退,估计地谈判也是开始不了的,于是英法两国的舰队立刻就起锚,回它的新加坡基地去了。至于俄国人,二十万大军也只是说出来吓唬人的,实际上远东那地方鬼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部队的补给就是笔大开销。二十万大军的主力早已经撤退的差不多了,留下的不过几万人马,就算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去挑衅对面的中国军队,那可真地是十万大军啊,而且只多不少。

    舰队撤走了,代表们又派人来催,这回总该开始谈了吧?结果杨一回话了:“我跟你们说,这就对了,做人要厚道,谈判要有诚心,你们说说看,我有拿部队吓唬你们嘛?”代表们嘴上不说,心里头骂:“你是没拿军队吓唬我们,可这是你的地盘,再说了,新修的大沽口炮台大家都看见了,那炮台上的七八百门大炮不都是英国货吗?虽说是英国制造,可打起英国舰队来一样好使。

    既然是谈判,大家都得老实的坐下来,一方漫天要价,一方落地还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谈判的第一天就陷入了僵局,杨一干脆就甩手做人,不和三国的使节JY了,谈不扰的原因很简单,双方在这场战争的性质上起了分歧。

    双方谈判代表屁股还没坐稳,英国使节团首席代表威尔逊就站起来说:“现在,我们就中国方面挑起的这场战争进行和平谈判。”

    靠!杨一在心里头暗暗骂道:“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谈判还没开始,这就要倒打一耙,”杨一还没开口呢,曾国藩老先生倒气的先站了起来,一脸铁青道:“这么说是我们侵略你们了?请问阁下,中国军队的哪一只脚踏入贵国领土了?”

    “不错,贵国军队是没有踏入我国领土,可是,这场战争是你们挑起的,应该由你们来承担一切后果。”威尔逊居然还振振有词,声音也高了几个分贝。

    杨一再也按捺不住,在一旁冷冷的插了一句:“威尔逊先生,我倒要听听你的说法,怎么就成了我们挑起的战争?”杨一这话先是用中文,后又用英语说了一遍。

    威尔逊也没想到,杨一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还是牛津味的,当时也愣了一下,不过还是很快恢复,接过杨一的话道:“杨中堂,如果我没记错,当初应该是您在天津城外,伏击了英法两国要求修约的使节吧?要不是您用暴力阻止了我们修约的行动,我国怎么会再次出兵中国,这战争难道不是你们挑起来的吗?”威尔逊居然还一付理直气壮的样子,声音也更大了。

    杨一算是明白了,他们是准备耍赖了,曾国藩老先生又一次站起来,把话接了过去,这位老先生,对这次谈判极为上心,主动向太后请求出席谈判,慈禧征求杨一的意见,杨一考虑到曾国藩在朝廷中的威望,觉得让曾国藩来见识一下洋人的霸道也是件好事,或许曾国藩受了教育,或许今后会对自己的事业能大力支持,得到曾国藩的支持,就等于得到了一大批中国汉文人代表势力的支持,所以也就同意了曾国藩的要求,没想到老先生岁数不小火气也不小,让洋人这么一赖皮,先坐不住了,话又说回来,洋人也太霸道,威尔逊这种说法,根本就是强盗逻辑,换谁来谁也坐不住。

    曾国藩虽然恼火,不过说起话来还是很有条理,还没被威尔逊的话气晕了。

    “威尔逊先生,我倒要请问你,修约是否要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你们在本国没有答应的情况下,强行要求修约,在被我方拒绝后,联军炮轰广州,抓走了我两广总督叶大人,请问你们是来修约还是来打仗的?再有,你们地修约军队都打到天津了,我们抵抗一下,倒成了挑起战争,难道真的要等你打进北京城,我们也不能抵抗?”

    威尔逊被问的哑口无言,一直以为中国人软弱,是属柿子的,想怎么捏都行,以前的几次谈判,都是洋人说了算,他都忘记了,这次谁是战胜者,还想照过去的老皇历来。

    “曾大人这番话说的好,我看啊,就他们这态度,我们也没什么好谈的了,我们先回去吧,等威尔逊先生和他的同伴们想清楚了,我们再谈。”杨一说着就站了起来,一付要离开的架势,这一次,杨一没有用英语复述。

    威尔逊听了翻译的话,一看要走,当时就急了,说起话来就失去了分寸,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