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一章 变革的动荡(4) (第4/5页)
战斗在一天之内就结束了落日的余辉依旧温柔的照耀在草原上手持战旗目光向前的蒙古勇士死不瞑目的看着前方幸存的战马嘶鸣着用舌头不断舔着主人的脸颊希望主人能清醒过来受伤未死的士兵挣扎着在呼救金色的阳光照在鲜血横流的战场上反射出一种无法言喻的苍凉生命在现代化的屠杀机器面前又一闪体现出它的脆弱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又一次说明装备了现代化武器的新式武装彻底的颠覆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模式。 唯一让李秀成觉得遗憾的是俘虏实在太少蒙古勇士的作战勇气惊人除了受伤被活抓的基本没有愿意投降地倒是王爷和他们的从们大方。一下就投降了五千人还没用李秀成费什么力气身陷包围的王爷们自己就缴械了。 5月13日这个日子对西方人来说马上一个不吉利的日子。同样也适用于满族铁帽子王和他们地部队女真人的骑兵也一样彪悍但是他们也没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六万对二十万的战争看起来是人数多的一方占优势可是结果正好相反。锦州城外也上演了类似于张家口的屠杀女真人地骑兵也没能交上好运八位铁帽子王在杨一句:不要活的。的命令下。被乱枪打死在战场上。二十万女真叛军除了少数逃逸。其他地都成了死人和俘虏。只是女真人没有蒙古那般英勇关外的八旗士兵已经没有他们祖先地拼死作战的勇气。一下就投降十万人这倒是杨一没想到地结局这也成了日后蒙古人鄙视女真人的理由。 得胜之师再也没有遇见什么像样的抵抗。蒙古人和女真人最后地精锐已经消耗殆尽两路人马分进合击马不停蹄的杀向叛军最后的堡垒打算彻底消灭乌兰马托城里最后的叛军。 只可惜杨一他们在路上就走了十天蒙古草原实在大了点拖着大炮的新军想快都成问题。等他们赶到乌兰巴托时聂士成已经在那打扫战场了。 孙子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聂士成是知道兵法的想必也在的这段文字二十万对二十万一边还以坚城为依托看起来是没办法来硬的可聂士成根本不理会兵法上的那套直接把部队分成四部分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把乌兰巴托包围起来城内的守军一看有机可趁立刻派出集中兵力朝北面起戟结果遭到毁灭性打击十万人出击回来的不到一半同样是步兵拿着刀枪的叛军步失和武装到牙齿的新军步兵真是办法比了。机关枪大炮步枪齐射叛军根本就没办法靠近新军更别提什么rou搏了要不是叛军见机的快及时撤退估计那一半人就得留在城外了。
遭到当头一棒的叛军算是清醒了这大白天的根本没办法作战等晚上吧。可到了晚上还是不行聂士成简直是疯了根本不分白天和黑夜所有火炮几乎没有停顿的朝城内射击也不知道他从啊弄来的材火无数的火堆把城外照亮成了白天。叛军根本没办法隐蔽出城。 连续两天的炮火攻击下乌兰巴托那不算坚固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基本上城墙没几处的完好的作为防御俄罗斯的主力兵团东北军区集中了中国新军三分之一的火炮数量上就多达一千五百多门这只能怪乌兰巴托的叛军倒霉了怎么摊上了这么一个对手。 城墙是没样子了躲藏在城市里的叛军也没捞上什么便宜炮火密集的打击使他们死伤惨重三天下来城内守军和居民连死带伤多达五万人。这还不算完聂士成在城外堆起一座土堆架起机枪就冲城里扫射。 蒙古人的勇气在这地狱般的炮火前没有持续多久八天之后守军在尝试了n次突围失败后在在聂士成这种疯狂的战术面前守军进行了最后一次自杀性的突围在倒下三万人后又坚持了一天的守军投降了二十万叛军死伤过半聂士成的部队伤八百死一个死的这个还是死于心脏病作。 叛乱前后持续了一个月就被无情的屠杀镇压下去了满族人最后的势力也消失了蒙古草原上昔日的权贵纷纷被杨一扶持的新贵所取代挑拨离间分而治之和平演变这些业务杨一玩起来也是熟练的很啊没有了蒙古人的威胁国内就基本找不到反抗的力量了。剩余的问题就是汉族读书人的问题了。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作为汉臣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老先生被封了个侯爵的爵位从吏部尚书变成了礼部尚书带着个友好访问团在1862年的6月开始出使欧洲各国杨一是拿着圣旨去见曾老头的一向自视忠诚的曾国藩在圣旨面前老实多了尽管不乐意但是这欧洲还得去随行的团员都是些较顽固的大臣他们对废除科举剪辫子的改革没少提意见把他们弄到欧洲去见见世面希望他们回来能少唠叨几句这是杨一唯一的希望了。 这个使节团一离开国内说话的人又少了许多。 北京皇宫里比起从前又冷清了许多太监数量被裁减了一半宫女也裁减了一半倒是守卫的士兵增加了许多。 慈禧的慈宁宫前更是警卫森严使节团前脚才走后脚太后就病了而且病的很严重这是皇宫里最有权威的御医说的应该不会有错。 慈禧是病了而且病的不清只不过这病病在了心里。除了慈宁宫慈禧根本没办法离开这里一步不连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也全部换了新人成日里慈禧只好在佛堂内念经打坐晚上无聊的时候慈禧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把红豆和绿豆混在一起然后慢慢的一棵一颗分开周而复始的重复着日子。 杨一也很久没出现在慈禧的面前了现在的慈禧心中之悔恨可想而知每天早晨对着镜子看着满头的青丝中不断的出现白慈禧有一种要疯狂的感觉。 扫除了一切阻碍的杨一又借着小皇帝和太后的名义圣旨了反正玉玺就在杨一的口袋里装着想什么时候盖就是时候盖。 一道让天下人吃惊的圣旨又颁布了取消总督这一级别各省之上不再有领导直接向中央负责。而杨一手下的四大虎将只担任军区司令不再干涉地方政务。 科举废除了这就意味着可能天下读书人的地位都会随之降低这下可就把天下的读书人可得罪惨了读书人是不能得罪的。没有科举了读书作官士仕而优这条延续了一千多年的道路就此结束读书人的道路该怎么走这才是天下读书人最关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杨一也想好了对策那就是公务员考试只是这个年代不能这么叫杨一把他改头换面后弄出了个新名词仕选。顾名思义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来作官只是中国考试不再象以前一样做什么八股文章文化考试为主农工商各业的知识也要考不能弄些只知道死读书的呆子来做官不过没文化的人想作官也难。 此举一经推出天下的读书人可都松了口气通往仕途的大门没有被堵死官员主要还是在读书人中挑选虽然比起以前难度大了许多不过还是可以接受的。 杨一为读书人想的不可谓不周到手无负鸡之力的读书人现在除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