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爱新觉罗?永琰 (第2/2页)
吃糠咽菜。永理的媳妇儿是皇后富察氏的侄女(这哥俩亲表兄妹),乾隆爷曾多次对他说:儿啊,你就吃点好的吧!爹岁数大了,心脏不好,**那老****整天因为你媳妇儿那点儿破事儿跟我闹,我受不了啊!但人家永理脑袋一摇,就是不听:爹,我这儿正韬着光呢,不能半途而废啊! “难说,永理视财如命,不过在皇上眼中也许那就是勤俭节约。所以,这两边我们万万不可轻易投靠,还是再等等,等形势更明朗一点再说。” “好,我也吩咐手下的耳目打听一下,看看有什么风声没有。” “我还担心,只怕这件事情至始至终都是皇上在试探大臣们。古往今来,没有哪儿个皇上放着皇帝的位置不坐,想做太上皇的。所以,我们暂时要完全站在皇上这一边,一旦皇上提出退位,我们一定要请求皇上继续执政。” “好,就按你说的办!”福康安笑了。要说这个大哥可真没白认,啥都不用自己cao心,就在那儿闷声发大财就行了。 “过几天就是皇上登基六十周年的庆典了,到时候,皇上一定会昭告天下。你一定要吩咐你手下的人做好准备,也好有个照应。” “放心吧!” 淑春园与圆明园仅一墙之隔,所以这些日子他是有事儿没事儿就往圆明园跑,以图能够打探到什么消息。 这一天,乾隆爷兴致很高,见和大人来了,就决定带他去镂月开云欣赏风景。 镂月开云在康熙时又叫牡丹台,殿前种植着数百株牡丹。每逢四五月份,五颜六色的牡丹花竞相开放,煞是美丽。
和大人一听说去镂月开云,有些摸不着头脑:早过了牡丹开放的季节,去那里干什么? “不明白吧?!朕也是刚刚得知的消息,牡丹台竟然还有一株牡丹能在深秋开放,实是奇观,朕想带你去瞧瞧新奇。” “哦?!还有这等事?” 二人来到了镂月开云,立即有太监迎了上来。庭前,果真有一株牡丹在秋风中悄然绽放。虽然只开了两朵,但却是娇艳欲滴,十分动人。 “俗话说十月有个小阳春,看来果真如此,就连牡丹都要赶上这个春天,再盛开一次啊!”和大人望着眼前的牡丹,不由感慨道。 “还是在圣祖(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圣祖曾带着皇阿玛和我一起来这里观赏牡丹。我们三朝天子同堂,后人传为一时佳话。如今,圣祖、皇阿玛早已不在,只剩下朕一个人,而朕也已经八十五碎了,只怕……” “皇上定会长生不老、万寿无疆。”和大人忙跪下来,小声地说道。 “倘若朕真的能活一万岁,那岂不成了老妖怪了?”乾隆爷无奈地笑了笑,“朕早已把皇储理好了,这已经是朕第四次立储了,回想起来很是心酸啊……” “皇上不必悲伤,想必是那三位阿哥福分不到……” “的确是福分不到,没有这位新储君的福气!”说道这里,乾隆爷笑了,“待九月初三一到,朕就昭告天下。其实,朕不宣布,群臣心里也清楚。众皇子中,只有他最为内敛持重,宽厚仁德,立他为皇储也算是众望所归了。” “是!”和大人连忙应道:‘内敛持重,宽厚仁德’,永琰?! “嘉亲王在几位皇子之中,年龄虽然不是最长,但却极为稳重,性情宽仁。这几年奴才们追随嘉亲王为皇上效命当差,军机处和朝野上下都非常服从,立嘉亲王为储,的确是众望所归啊!”和大人决定赌上一把,以判断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 现在可是关键时刻,一招棋错、满盘皆输啊! “嗯,看来永琰的确是储君的不二人选了!”听了和大人的话,乾隆爷嘴角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朕有些累了,你先回去吧!” “是,奴才这就告退!” 乾隆爷在王廉的搀扶下上了轿子,慢慢朝九州清宴的方向去了。九州清宴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乾隆爷的寝宫‘乐安和’就在中轴的西部。 望着乾隆爷的轿子越走越远,和大人也马不停蹄地赶回了自己的淑春。既然知道了新储君是谁,和大人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他决定: 先下手为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