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手中利剑(求推荐、求收藏) (第1/2页)
天后娘娘连日来被吐蕃的求亲使弄得极不爽快。 求亲?也不是不可以。先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时也增将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至唐吐数十年边境安宁。本来也不是不可以考虑,找个旁支宗室的适龄女加个公主号下嫁吐蕃,也可以缓和一下唐吐边境日渐紧张的气氛,毕竟大唐还没有做好同吐蕃展开大战的准备。可这赞婆一开口,居然非得要求娶皇帝的亲生女儿令月! 李令月是谁?那是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媚娘的心头rou!当年安定思小公主未满周岁就夭折了,曾令这夫妻二人多少次的伤心落泪。直到有了小太平的出世,这才令二人从痛失爱女的伤感中解脱出来,同时也把远超一般公主的宠爱放在了她的身上。 你个赞婆,居然还说什么非太平公主不可?你这算是吐蕃的威胁吗?怎么在你身上,就只有粗野,看不到半点当年你父亲葛尔·东赞的贵族气质!想把我的小太平娶到那荒蛮寒冷的高原上去受苦,做梦! 吐蕃的事情倒也罢了,真正令天后生气的,却是太子李贤! 就算真的如他所说,可身为太子,为了讨好陛下,勾连地方官吏横征暴敛,逼死数十百姓,令数十人家破人亡!若非秦三郎恰巧路过,这样下去,搞不好就又要引起民变!天后可还清楚的记得永徽年间,那不堪官吏逼使,最终造反自称女皇帝的陈硕贞之乱!呵呵,女皇帝! “太子,其心不正啊!或者还有些等不及了的意味,修葺翠微宫,让陛下去调养,他好继续监国吗?……” 幸好前天总算听到一个大大地好消息,总算让天后娘娘今日烦郁的心情得到了纾解。 户部上书,接到越州、杭州两州刺史上报,秦毅秦三郎的治桑虫害之术大获成功!困扰两州多年,并且愈演愈烈的桑虫之患,今年几乎销声匿迹!两州今年丝绸所出,可以稳稳的较往年多出两到三成! 武媚娘看着手里的奏折,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心中无限欢喜。 全天下有多少州府,多少桑田在遭受桑虫的啃食?等过两日加急刊印的那本《治桑纪要》印好,发往四方,可以想象,从明年起,大唐的绫罗绸缎要多出多少! 国家富足,百姓安宁,这不正是自己最想要看到的吗!这个秦三郎啊,还真的是胸有强国富民之术呢!……就是,太大胆了,杀官不说,还拿着自己名声不当一回事,跟湖州众多世家子立了亩产增加一石的赌约!也不知他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郎,这赌性怎么就这么大呢! 不过,要是这次他再赌赢了,那……! 想一想全大唐所有的稻田,全都亩产增加一石,武媚娘拿着奏折的手就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谢侍郎,越、杭两州的奏报,不会作假吧?” 谢俭赶紧回到: “绝对不会。若是作假,今秋的秋税他们拿什么来圆说?而且桑园遍布,这收获真假也不是可以捂得住的。” “是呀,本后也是这么想的。你说这么个十八……哦,他去年拿出《治桑纪要》的时候才十七呢,这么个十七岁的少年郎,怎么就好像跟桑树桑虫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呢?” “这……臣也疑惑万分。就算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也未有谁能这样明晰治桑的关窍,写出《治桑纪要》这样的桑农宝鉴来。” 谢俭是真的疑惑不解啊。在湖州王家沁心园初见那秦家子的时候,自己还不知道这小子真的弄出这许多的事情来,当时一听他居然丝毫不爱惜自己的名声,浮浪鲁莽的打那个赌,就认定了是个顽愚村夫,难成大器。 谁知道等到了京城稍一打听,这才惊觉,这秦少年果然有些门道,都把国子监忌酒、兵部、将作监、少府监等等部门都给震动了,更何况还真的颇受娘娘青睐! 当时就想,若真如此,倒也不是配不上自家的清仪侄女儿。于是这才开始主动关注起这个秦三郎来。谁知前不久就听到了这不争气的东西居然亲手杀了浔阳令,被关进刑部大牢了。 深感失望的谢侍郎正寻思怎么让自家侄女断了继续跟这个鲁莽的少年继续交往的时候,却又听说天后亲自过问,交代了等再过几天,不疼不痒的打几下屁股,意思意思就放人的懿旨。紧跟着收到了杭、越两州的奏喜报。 于是谢侍郎的心情,也就跟当时草亭里侄女的心情一样,如同坐在了秋千上飘荡一般,忽上忽下,忽紧忽松的。 “听说就是这个小家伙跟人打赌,你还当了一回中人?” “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