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圣人之思 (第3/3页)
落回了那座渺小的山峰。
rou体溃灭,神识凌乱,不堪承受的沈襄第一度进入沉睡之中。 不知道经历多少万年,沈襄再一道化灵神光中苏醒过来,一位白发白须的道者瞪着无悲无喜的双眼看着他。 “他是谁?” 沈襄仅仅在大脑中冒出一个念头来就迷失过去。 又一世生活,忘记以往宛如新生,新的技能、新的修行、不一样的道路却是同一样的陨落。 又一世,是个高大的光头和尚,又一世是个威严的皇者,又一世、又一世、又一世。 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到了现在沈襄的记忆中终于将这些人完全的想了起来,一共是十个一想就会震撼得他心灵颤抖的强者,到了这个时候,结合不知道轮回多少世的记忆,沈襄终于清楚了他们的来历。 “鸿钧道祖,三清圣人、女娲娘娘、两位佛祖和三皇帝王,我的老天,他们到底是想要干什么,我再也不想经历这些木偶一般的永世轮回了。” 这样的经历沈襄实在是受够了,但是,他只有忍耐,在忍耐中等待结果。 头两次转世的时候沈襄还知道愤怒,可从第三世开始他就知道了,棋子就要有棋子的觉悟,否则化成灰灰不过是这些圣人们的一个念头而已。 这一世沈襄仍然熟悉的过着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的觉醒,唯一的念头就是,不知道这一次点化他的会是哪一位圣人。 就在迷迷糊糊的怔忡间突然被一股不明波动惊醒。 那是在天地间游荡的不明波动,仿佛可以穿透万物的波动一遍一遍的从他身体间流过,每一遍流淌都让他的受损的神识恢复过来一些,沈襄明显的感觉到身体存在的这座渺小山峰在天地波动的梳理下与大地连通。 随着时间的流逝山峰与大地的链接密切起来,天地波动穿过山体留下的微小气流仿佛形成一道又一道的脉络。 “这是???” 神识在波动的梳理下一点点的强壮着,这个时候,沈襄的神识已经可以稍微运用一些了,知道可以动用神识了,沈襄第一时间就用神识探测起自己的山体,这一探测不由大喜过望。 “竟然是灵脉在形成,我,我只有前三世的山体形成过这么强大的灵脉,这,这里是哪里,这么会有这么醇厚不绝的先天灵气??” 沈襄努力着想将神识外放,想要看看他身处所在,可惜,即使是恢复过来的神识,沈襄自我感觉是十分的强大,但是仍然不能够穿过厚重的山壁去观看这个世界。 “唉!rou身破碎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更何况在rou身破碎前还仅仅是个普通人,一点道行都没有。” 沈襄有些为难的感觉着自己神识的力量,可惜他还只是座山峰,还没有恢复原有的道行,故此现在他的神识稚弱的连全盛时的一层都没有。 不过有了天地灵气的帮助和梳理,沈襄的山体变得强横而有劲了,即使不用神识去探测光凭山体也能够对周围有了感知。 山体四周的情形渐渐在他脑海中浮现,沈襄忽然疑惑起来,似乎这里和地球的神州大地不一样,因为别的地方他感觉不到,但是自己的身体,也就是这座山峰他还是有所感觉的。 “似乎,貌似我现在这个山体是光溜溜的,不仅没有什么动物生活,甚至连什么植物都没有生长,不应该呀??” 的确,一个充满灵气,连灵脉都逐渐成形的山是可以被称之为灵山的,这样的灵山应该是草木茂盛灵禽灵兽遍地的,那能是现在这么荒芜的样子。 为了早一日明白自己到底身处何处,沈襄开始自觉的修行起来。 沈襄身不由己的轮回千百世,脑海里存在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人族修行的功法,魔族修行的功法,妖族修行的功法,道教、佛教、鬼怪魍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挑选一个山灵的功法太简单了,如果要说麻烦恐怕他会为自己的选择太多而感觉到犯愁吧。 精挑细选之后,沈襄选择了三清之玉清元始天尊传授给他的《玉皇洞真大录》,这是中央戊己玉皇大帝的修行秘录,其中关于修行土神的秘法,极其适合沈襄现在这个样子。 终于开始修行了,这个时候沈襄才发觉自己与原来的不同,千百世的轮回沈襄一直都明白自己的资质,笨拙迟钝而缺少灵性,可是这个时候修炼他却发现自己竟然全然不同了。 “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要知道沈襄这么多次的轮回他突然发现一个事情,那就是他可以熟知所有武学,可以通宵所有兵事,可以理解和学习道理文章,举一反三妙笔生花都是小事情,唯独在追求道的道路上迟钝不堪,仿佛哪里永远都有层层阻碍让他步履蹒跚而无法前进。 眼看着多少人在他后面起步然后逐渐的超越、超越,一个个的成就了天仙、金仙然后大罗金仙,而他还在艰难的向天仙突破,向金仙突破,行进的每一步都那么的困难,多少次跌倒,多少次都想要放弃。 任沈襄再如何努力,轮回都会如同一个大魔咒一般套在他的头上,无论他艰难的行进到什么地步,摆在他前面的永远都将会是陨落,陨落然后轮回。 可,这一回不同了,沈襄突然发现一切都不同了,普一修行一切障碍都消失了,让他无法自拔的陷入到沉醉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