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回 圣人度三仙 造化二使成道 (第3/3页)
《菩萨蛮》诗句里有些相似,曰: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本欲轻声莫惊人,却伴铃儿悦心楼,叮当因对月圆宵,便是词曲甚妙音。佳人不知露金莲,却上心头为情郎。悄悄来之后山,那祝九红疾奔道太子怀里道:千龄哥哥,若三年学归,汝可愿去小妹家提亲共结连理?那太子曰:定会,只是如今汝如此打扮却不好多次出来说话,往下次只能言信传送亦!那九红曰:如此甚好。两人却谈天说地不亦乐乎,却不知危机已经来临,那九红脚下铃儿响起,便刚好惊动那上茅房之人马文才,便心生怀疑道:如此之晚,这祝九红前往何处,定有不可告人之秘密?带我跟随前去揭发,在告诉老师,便将尔等赶出学院。那九红悄悄去了后山,这马文才也悄悄跟去。却不说刚到后面,便被一个闷棍击晕,奈何便无从所获。
却说这样相安无事,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太子同学三年,情深似海,确如兄妹一般,那马文才见三人情同四海而形影不离,别无犯学院任何规定,那三年之期快满,若还不能找出三人破绽,只怕以后无机会在处之。那马文才便下令保镖轮流监视三人举动,却说祝九红方便时与其他人不同,即使小解也要蹲下,便告知马文才,文采便暗中留意,果然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但苦无证据核实,便日夜更加监视三人,却说那日李欢又来为太子送信,却被文采之保镖用迷药迷晕,夺其手中之信交与文才。那马文才拆信见曰:吾妹英台亲启,故因母亲生病思儿;不得不返回京,却如日来时,定会父母之命,媒娑之言,三品七彩,将汝娶进家门。往妹莫急。毕业后回家等待方可。那马文才看完书信,一条毒计上头曰:汝且前行查处祝九红乃何人之女,让爹用府台知州之身份,强行逼婚与他,吾自由妙计复仇而至,且不可坏了吾之大事。那保镖听完,忙架马而去。 却说那太子因元妃生病而不得不离去,离别之间先生送他一行而言:尔等此去劫数重重,方可修身养性方可消灾,他日荣登人皇即位,多造功德极化百姓向善,他日定会懂得圆满。那太子曰:老师之言何意?那先生曰:为师之言汝真若不明?此乃天机,不变泄露,汝照做便吧!那太子有言:谨遵老师教诲,只是学生不告而别,往老师不要告与梁祝二人。面怕伤怀落泪。那先生曰:大善,汝快快此去便吧!却说太子告别先生,上车而去,路上思量先生之言:老师言语一名吾是太子之身,他日继承皇位也乃是天意,只是吾并未向老师道明,他是如何得知吾是太子身份。却真让人猜摸不透也? 那祝九红与梁初至二人不见太子其人,便要外出寻找,奈何麻烦此时上门了,那马文才领着老师及其他同学,来到他们三人休息之房间说道:老师,事情已经明了,请老师按校规规定,将祝九红赶出学院,还众同学一个说法,那先生便问道:祝九红,汝可是女儿身?那祝九红惊讶而此,并没有回答上去,那梁初至挡在祝九红前面道:尔等竖子,意欲何为?老师也为何帮这等不仁之士为难九红。先生并未回答梁初至。而是继续追问祝九红,那九红无法,便将乔扮男装,一无破绽苦心求学之事一一说出。那众人开始议论纷纷而争说不全。马文才道:老师,既然她自认实事,请安校规将他送出书院吧!那先生无法,便道:祝九红,为师佩服汝学子真诚之心,古谚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吾之书院不收女子为生,愿请见谅,汝且下山吧。说完,便多门而出不再多说,心里却是盘算:只怕处着校门,便是灾劫重重,终日不能安宁亦!此乃天数已定,为师又岂能更改。 却说祝九红收拾行李便下山而去,那梁初至送至山下,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九红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处置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九红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却未能见之祝九红之面,太子回宫,升平三年(359年),拜骠骑将军。便向朝廷推荐梁为上虞知县,那梁怅然若有所失。后三年,梁为鄞令,病死,遗言葬清道山下。那祝九红含恨而曰:终究是吾害了他。说完,便身披麻孝,立之牌位供奉,每日终以泪洗面而不愿见其生人。那祝公疼惜女儿命运坎坷却无能为力而道:孩子,苦了汝也,若不是那马家权势家大那吾全族人之性命要挟,吾也不会牺牲汝之幸福来换取族人平安。那祝公一夜白发,苍老很多。 又明年,祝适马氏,过其处,风涛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梁冢,失声哀恸,忽地裂,天降惊雷护之,谅马不能拉住九红,祝投而死焉,梁冢而合,天云散去阳现,那马急命人掘梁冢,却不见二人尸身,只见两只蝶舞翩翩踏彩而去。那两蝶上如云头在先生站与虹桥之上,便化了身形来见先生,那梁祝二人忙问曰:老师,这是?那石晓阳化为原像,只见一个翩翩郎君,哪有先生模样,那二人更是惊讶无语,石晓阳道:尔等不必惊讶,汝等二人本是天道教祖鸿钧上师之先天法宝造化玉蝶所化,只因那看宝童子一个不慎便将玉蝶打落凡间,破碎乃是一分为二,因此才有汝等二人劫数使然,那看宝童子因受老师责罚千百轮回,故恨透尔等,便化作凡人马氏来与尔等为难,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那二人接谢过石晓阳,却说石晓阳在发动惊雷之时已经得到造化之机,会那界外天镜细细参破便是。那二人连忙谢过石晓阳,石晓阳有道:尔等与那紫薇还有因果未了,汝等且下去完善因果再来寻为师。那二人领了法旨便往洛阳而去。 却说太子听闻九红身死之事,便恨透马文才全族,便给那马太守使个绊便将全族屠杀,留其马文才凌迟处死,那马被割之三天,共三千三百五十七刀,首日割完后,喂其点粥保其不死,次日继续剐,带三日刮起三千三百五十七刀,那马文才只剩一堆白骨也,太子方不解恨,便有挫骨扬灰,令在旁侍卫毛骨悚然不敢大口喘气。突听一声叹息之声入耳,抬头观望,见之一红一白两个人影,那太子拿手去抓,却奈何抓之不是,方可明白眼前皆是幻想,那祝九红说道:千龄哥哥,汝这是何苦呢?人死皆不能复生,何不下如此毒手呢?那梁初至道:大哥,吾等功德圆满得清教圣人点化为仙,汝若放下执念,吾等前来与汝了却因果。日后天宫再见。那太子道:到底怎么一回事,汝等细细道来,却说那祝九红将事情始末一一说尽,那太子方才明白一切。却已不见了人影,喊着名字一惊便从梦中醒来,见床头有两只蝴蝶盘旋,已知并非虚假,追至宫门外见二蝶飞空而去。 升平五年(361年),晋穆帝去世,司马千龄被立为皇帝,改名司马丕,年号兴宁。闻其事于朝,丞相谢安请封祝为义妇。和帝时,梁复显灵异,效劳于国,封为义忠,有司立庙于鄞云。吴中有花蝴蝶,橘蠹所化也,妇孺以梁山伯、祝英台呼之。那太子治国昌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落叶,西晋进入鼎盛时期,兴宁三年(365年)。司马丕去世,时年二十五岁。却说那紫薇归位,下文如何,且看诸位看官静心等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