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败蜀王军(1) (第2/2页)
桥在河面上快速的延伸。 正在撤退三里过程中的蜀王,见到湖州军居然没有采用渡船过河,竟然在河面上飞速地架起了浮桥。这三座宽阔地浮桥架起,那湖州军三军用不了多少时间便可顺利渡河,比起渡船来回搬动,要快上很多。蜀王这个时候,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惊惧的神色,可是已经迟了,三座浮桥几乎同时搭完。搭造浮桥的三千人马,留下一千仍泡在河中,准备随时维护浮桥。其余两千人马在竹排上各自拿起一把剑、刀,已经在沧河西岸边摆开了防御阵势。 同在中军临时大帐外的湖州王李阳,也看到沧河上飞速联起的三座浮桥,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不得不向刘林投出了赞赏的目光。 缓坡上地刘林骑在马上,一声令下,中军十二门战鼓擂响,于和、卢复二将各率两千骑弩兵整齐地并成四列,一鼓作气快速冲上浮桥。每一名弩兵的身后均背有弩箭筒,另外马鞍之侧也备有一筒,每筒五十箭。马鞍上左侧挂着一把佩刀。 弩军冲上两侧浮桥地同时,朱神天率两千轻骑也从中间浮桥冲出。 蜀王见三路骑兵火速冲过浮桥,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紧接着沧河东岸的湖州两万步营人马,也开始跑步尾随骑兵,向三座浮桥冲去。蜀王想到制止三军撤退,可现在撤军三里还没有完成,军令传达也需要时间。那边湖州军的两路骑弩兵已经临近了敌阵前沿,弩兵手中的硬弩箭,千弩齐发,满天弩箭如雨点般袭向敌营。
蜀王前沿大军原先布置的均是长枪兵与戟兵,这些兵种用于阻击骑兵是最好了,可他们面临的是骑弩兵。这些弩兵手中的弩箭如群蜂飞舞一样,一根根“毒针”插在了蜀军将士的身上、四肢上与脸上。 两支快速的骑弩兵即将进敌长枪兵阵的时候,突然分向两侧沿着敌军前沿平行前进,一柄柄硬弩侧向敌营,吐射出一根根索命的弩箭。蜀王大军的前沿开始有无组织的败退,两只弩军这时候,纷纷收起硬弩,拔出马鞍左侧的长剑与钢刀,拍刀冲进了败逃的部分军阵。蜀军前沿大乱,后方刚退到位置的蜀军本来退兵时,普通士兵与低层军官都不知道为何撤兵,军心已经涣散,士气已经开始低沉。这时候前沿的局面,让在阵后的蜀军也开始有些恐惧。 紧接着,朱神天带领的两千骑兵如同利剑一样,直插敌军中军。这两千人一入敌阵,便四散分开。朱神天解开背包中的包裹,左手拎着一个贴有与蜀王一个模样胡须的人头,那人头的脸上已经划伤,不仔细分辨无法辨认出是谁。 朱神天左手举着那个人头,右手挥舞着那柄超重份量的黑乎乎厚背长柄钢刀,所到之处始终大喊着:“蜀王已斩,蜀军还不投降!”朱神天喊着,右手中的钢刀也没有闲着,借着马速,他的手腕只须稳定调整刀的角度,便可在途中收割着一个个惊慌失措敌军的生命。 两千分散冲入敌营的骑兵,随着朱神天一起喊叫:“蜀军大败,蜀王被斩……” 叫喊声此起彼伏,蜀军大乱,蜀军的将领已经无法控制大军,战阵乱成一团,个个争先恐后的往西逃去。 蜀军身后喊杀声震天,湖州军两万步营人马,冲入混乱的敌阵。蜀军多用长兵器,而湖州军此时已经全部换成了短兵。数万大军混在一起,这时候湖州步营人马的优势表现出来了。混杂的战群之中,长兵器简直成了累赘,根本无法施展开来,湖州军士刀剑在手,砍杀动作快捷迅速,战斗的局势很快便形成了一面倒。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湖州军这边明显的倾斜。 严显看上去很是兴奋,在两万大军冲入敌阵混战开始,使带领着湖州王五百亲卫尾随着朱神天部轻骑兵杀出的路线驰去。远远的可以看到蜀王中军摇晃的巨大幡旗,湖州王的亲卫军士,可要比起轻骑兵要强很多。亲卫骑兵队所过之处,蜀王乱军无人能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