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直奔建康府(2、3) (第2/3页)
脉,湖州军的探马曾经探过地形,虽然那崎岖的山路大军不可通行,可他们几个人倒是可以从那里。绕开石城府与岭南王军。越过山脉便可一路官道飞驰,直抵江陵府,再沿江而下途经鄂州府到九江府渡江,过江之后北进庐州府。庐州府距离滁州府柴桑县,仅有不到三百里的路途。只要没有阻碍,一日便可到达。 数日之后,刘林、严显等人终于经过四次换马。拖着疲惫的身躯到了庐州府。到了庐州府后,刘林得知庐州、鄂州、江州三府十七万大军正与渤海大军西路军对峙。三府大军完全封锁了所有通向沦陷区安平府、滁州府地通路。 刘林无法,只能领着严显等人一路南下,从庐江县江面渡江,再沿江南北上建康。到达建康城南的时候已是深夜。建康城门紧闭,五人在城外一农户家中借宿了半夜,天明开城门后方才进了建康城。 无法直接回到柴桑花山,刘林只能选择先投奔师父建康王。助建康王击退渤海国大军之后,便可随着渡战作战的大军回到花山寻找义弟义妹。并且他也可以请求建康王派人前往湖州府接回赵氏姐妹。 刘林随湖州军西征的时候,湖州王妃卿凌风在湖州王的授意下,留下了赵氏姐妹。刘林早就知道她们俩是被当作人质留下地,如果他要去接人,王妃卿凌风肯定不会让他如愿。现在能解决刘林烦恼的只有建康王,就算再借给卿王妃几个胆子,她也不会违抗建康王李凌的决定。前提是,刘林一定要能够说动建康王,他现在可是背弃了湖州王私自回建康府。 五人进城之后。到建康王府也无须问路。严显等人以前都是建康王地护卫,回到这建康城自然如鱼回到水里一样。由于渤海大军压境,建康城内清晨街上的行人稀少。严显引路,五人驰马穿过数条大街终于赶到了位于虎踞大街上的建康王府。 建康王府算是建康城内除了皇帝行宫之外最大的一座府第了。建康王府规模宏大、布局讲究,由府邸和花园五大部分组成。王府四面分别是四条大街,临街四面都有大门,南门最尊。 南部是面阔三间的大门。两侧有二门。东、西、北四面也是面阔三间的大门。两侧也有二门,只是门前石雕略有不同。也没有府南门外宽阔的青石广场。 王府的东南西北四门进入各是一个相对独立地区域,四个区域中央是一汪小湖与园林,王府里的园子也叫叠翠园。 府南部是建康王处理军务的地方,那里设有湖州军文吏武将办公的地方。建康王身为大将军王,他的麾下文武官员的设置如同一个小朝廷一样,一应俱全,只是规模比起南唐朝廷要小很多。这也难免会遭到李锐与柳群集等人的猜忌,建康王若反,南唐朝廷无人可以撼动。现在李凌已经不再有太尉一职,手中兵权仅限于长江下游防线,以他的实力要与李锐及柳群集控制的人马较量,要是能胜,也将是惨胜。 进入大门之后左侧是文吏的办公场所,右侧是武将,过两进大门,便可见到到建康王与众将吏议事地大厅----威虎堂。 建康王地住处在王府北部区域。建康王少年时代便从军,一心为国征战,虽有一房正室王妃,可王妃已经仙逝多年。现仅有一房侧妃,已是年过三旬的女人。建康王膝下无子无女,建康王府的北部区域除了建康王与侧妃萧氏便无第三个主人,显得格外的冷清。 建康王府东部实为建康王亲卫驻地,西部区域为演武场,西部区域内除了少许建筑之外,格外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栋高有建康城楼六成的楼台,名为“韬台”。韬台之南是大面积的平地演武场,这里便是建康王观亲卫军cao演地地方,也算是小规模地阅兵楼。 由严显引领,他们一行来到了建康王府的北门,门前地护卫通报了之后跑将出来,领着刘林一人进了王府内院,而严显等四名护卫则去了护卫班房休息。 刘林随着护卫来到了南府深处的一间大屋,屋门之外站着四名带刀的建康王亲卫军士。刘林进入这间大屋之后,才知道这里是建康王李凌的书房。 进门转右,刘林看到了书桌后坐着的师父建康王。建康王的面容比刘林在离开南都时见到地要苍老了许多,满头的头发白了一半。 刘林上前给师父行礼道:“徒儿拜见师父。原师父身体康健。” 建康王身上披着一件衣服,抬了抬手说道:“起来吧,坐。” 刘林走到师父书桌边上的一张椅子上坐下,建康王便神色疑虑的问道:“长云怎么来了建康?你不是随李阳西征了吗?” 刘林知道建康王定会有此一问,他拱起双手回道:“师父。湖州军大败蜀王与反叛的大理府军、南蛮四部,西南局势已定。徒儿在收降南蛮之后,偶染病症。留在茫寨休养。湖州王殿下亲率大军进取成都三府,徒儿得知渤海大军南下、师父您坐阵建康,便急着奔了回来,希望能在与渤海大军地战中,做出一点微末的贡献。” 关于一些细节,刘林并没有和盘说出,他没有这个必要,建康王该知道的。他自然也会知道。相信这西南地战局,建康王应该早就知晓。刘林在说到蜀王大军的时候,建康王的神色居然没有一丝的变化。 建康王略微点了点头,他还算比较满意刘林的回话,对于刘林是如何知道他已经重掌军权与渤海入侵等事也没有询问,那些不是他关心的。建康王似乎也猜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