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迎钦差 (第2/2页)
是借口。李锐明知道这只是借口。可他现在什么也不能作。南都已经被建州王势力三面合围。如果此时他与建州王拼个你死我活。占便宜地只有建康王与湖州王。而这个时候右丞相给南都皇帝出了一个主意。勾程提出了不如让建州王与建康王先斗上一斗。待双方两败俱伤地时候。皇帝再出面收拾残局。这也是南唐朝廷地唯一出路。这也是建州王早已预见地。他们只有这样做。才了给南唐朝廷以残喘地时间。也能给李定大军暂时安一个正义之师地名份。 于是出现了一个极荒唐诡异地局面。南唐朝廷右丞相勾程带上百人卫队前往平江府宣旨。另外随队还送出了部分物资犒赏屯兵平江府地东海水师。 平江府城墙之上。刘林巡视了一周。对于陆营萧乐司阶所作地工作给予了肯定。萧乐得到了刘林一个让他即兴奋又有些担忧地军令。刘林让他全权负责平江府地防御。而刘林只是留在城内观察。只对防御任务做出宏观地大部署。 刘林在城墙上巡视半日。回到了在平江府原府衙内安置地临时住所。数名骑马地守城军士便飞奔向刘林地住所。禀报了刘林钦差大臣已经到了城外五里。 刘林闻信,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该来的终于来了,看来他们的反应并不慢啊。刘林穿戴整齐立即带着两百名亲兵队伍亲自前往南城门外迎接钦差大臣。 刘林身着全套银白色的铠甲,骑着一头绝黑色的战马,身后是两百名黑盔黑甲腰佩长长腰刀的精锐亲兵。一队人马在平江府大街上有序地飞驰而过。道路两侧匆匆行走的行人纷纷跪倒在路边,连头都不敢抬。
平江府的百姓仍有不到五成,留在了城内,这些百姓发现东海水师官兵攻进城后,对于城内百姓秋毫无犯,他们知道了这是建州王麾下的队伍,渐渐的放下了心。几日之后,城内的秩序开始恢复,街上的商铺也陆陆续续的开门。原先逃出城外的一些百姓也在接受检查与校验过户籍之后放进城里。 刘林驻马城外,已经可以看到钦差地旌节仪仗到了一里之外,刘林没有下马。两队骑兵分列在城门外两侧。马首面向道路中央,刘林骑马立在路口,平静的看着钦差队伍的靠近。 城头上地军士已经按照刘林的指示准备好了十三门火炮,全部只装填火药却不装弹头,他准备用东海水师的自制的礼节仪式来“迎接”大唐朝廷的钦差大臣。东海水师迎接贵宾的礼声可是二十一响,刘林让炮声缩水了七响,为的就是十三这个数字。 钦差的旌节仪仗队伍已经到了三百米开外,刘林轻轻的挥了挥手,随后南城门之上“轰轰轰”地响了十三声震耳欲聋的礼炮声。 刘林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此时闻炮声后的钦差大臣的车队与马队已经乱成一团,坐骑嘶鸣着不安的原地打转,少数的坐骑受了惊吓后,载着护卫骑兵跳跃着向道路两侧窜去。钦差大臣的马车差点被那四匹受到惊吓的马作掀翻。钦差大臣官帽掉落在马车里,他从马车上屁滚尿流地逃了出来。护卫的骑兵刀已出鞘,作好了应急迎战的准备。 而在城门外距炮声源最近刘林亲卫的骑兵队,训练有素的战马早已经熟悉了这火炮之声,两队骑兵依然以严整的立于道路两侧。 钦差大臣远远看着城门之上升腾起的大炮浓烟,再看看城门外夹道的一队黑盔黑甲的骑兵。那些军士并没有冲杀上来,而且此时城门大开,他地心稍稍镇定了一些。一名军士从马车前地地上捡起了钦差大人的官帽,用衣袖掸落了沾染在上面地尘土,钦差大人重新戴好官帽。及时的喝斥护卫的军士们收回手中的兵器。另外派出一员小校快马前往城门外,问明缘由。 那名被派传话的军官快马奔至刘林骑队军士的近前,道路两旁威武骑兵的威压之势让那军官座下的坐骑马似乎不愿再前行。军官不得不远远下马,向着刘林所立的位置步行。 距离刘林面前约十步,两旁亲卫骑兵军官齐声大喝:“叩见都督为何不跪!” 那名军官闻声双腿一软跪在了刘林的马前。他也知道在这平江城里只会有一个都督。那便是东海水师的最高统帅。军官忙拱手抬头只敢看着刘林的战马说道:“末将参见都督……钦差勾大人车驾就在城外,勾丞相让末将前来禀报……” 刘林在马上打断了来人的话。缓缓说道:“本督已久候于城外,为何天使车驾中途停留,不肯进城,是不是信不过本督?” “不敢,都督容禀,刚才的巨响让钦差大人车驾坐骑受了惊吓……”那名护卫军官面露难堪之色回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