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要不要做掉? (第2/2页)
电话里传来声音:“小姐,要不要做掉?” 林若巧道:“少惹麻烦。”然后就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林若巧瞬间又恢复了平常的学生妹形象。 cao场门口。 两个看上去并不怎么惹眼的青年,一身普通的装扮,只是两眼时不时冒着精光,如果秦岭在的话,肯定能感受到其他身上锋芒毕露的气势。 其中一个对另外一个小声说道:“这三个人,很可能对少爷产生威胁,这两天的任务,就是注意暗中保护少爷和小姐的安全,同时把这三人的背景兜一下。必要的时候,采取手段威进行慑。” 接着一个人离开,跟着三班那三个人,一人留下,继续暗中保护林若巧和刘威的安全。 刘威,江大林和秦岭三个并着一起离开cao场,就在门口的时候,他突然往侧边一看,然后摇摇头,暗道:有高手。 住院的时候,秦岭感受过军人那种凌厉的气势,就刚才,他一下又感受那种熟悉的感觉,只是若有若无,让他无从捕捉。 等到秦岭三人进了校园,那个人慢慢的隐入人群,心里有些惊讶道:“想不到少爷身边居然也有一个练家子,感觉还挺敏锐。回头调查一下。” 秦岭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他依然是按照自己的计划练功。 到了周六,秦岭提前到凌晨三点半起床,来到小庄园地,依然看一以杨潜明在练习太极。秦岭心里暗道:“老师的太极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怎么还天天坚持这么早练功?难道真的一天不练功,真的就如退潮一般?” 虽然秦岭不怎么相信这么邪门,但他并没有一丝要尝试的念头。 这一天,杨潜明教了秦岭杨式太极中架和小架。 杨潜明曾经说过,杨式太极架子,他大中小三架,他现在掌握的是大架。
秦岭早就掌握了大架,而且大,中,小架动作都基本是一样的,只是组合顺序不同而已,所以cao练起中架和小架时,稍稍练习了数遍,就记住了中小架的套路。 如果想要掌握,还得下苦功夫。 又过了一个星期,杨潜明检查了一遍秦岭对大中小架的掌握程度,发现秦岭基本熟练,又教了秦岭太极快架和太极散手。 太极快架,其实也是动作的不同排列组合,秦岭练习三四遍就牢牢记住了,只是动作打起来,更能体现行云流水,体现在一个“快”字上面。 太极散手是杨式太极拳中,专门针对十三式的而创造的一套拳路,把八法五步全部融入一炉,表现的淋漓尽致。 太极散手分为上手和下手,上手几乎招招体现掤,捊,挤,挒,采,按,肘,靠,而下手的步法,基本也是步步体现五法。太极散手真正体现了搏击的技巧,如果说,太极大中小架,是根据不同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养生体cao,那么,太极散手,完全是为搏击而创造的拳法套路。 实在是太有用了。 秦岭把这些太极架子都练熟悉后,他总结了一下,速度方面,最快的自然是快架,接着是大架,然后是中架,再接着是提腿架,最后才是小架,完成一套小架,秦岭足足要花三十几分钟。而快架,秦岭只花了短短四分钟不到。 在杀伤力上,提腿架杀伤力最大,按照杨潜明的说法,如果对手被大腿击中,不死即重伤。 在灵敏度方面,中架姿势高低与动作幅度适中,所以最为灵敏。 灵敏与速度不同,速度是快,直接攻击正面,走直线。而灵敏,在身法中体现,攻击时,讲究时机,讲究天时地利,往往从侧面进行击打,有旁敲侧击的意思,注重步法,闪身攻击。 在技巧方面,小架最讲究技巧,与灵敏和速度不一样的是,小架的攻击技巧,主要体现在意,就是使用巧力,打法诸台抛砖引玉抛,隔山打牛,敲山震虎……正是因为如此,小架的动作最繁杂,速度也最慢,因为注重体现意境。 当时杨潜明说,小架真正将阴阳、刚柔、虚实、动静、蓄发、体用合为一体,有无形无象,全身透空,肃静自然的意境,架子虽然是众多架子中最小的,但却是最上乘的架子,整个动作如同抱球,不发劲力。所以,他在指导秦岭练习的时候,让秦岭抱着一个又篮球还大上一倍的太极圆球,这样能更直接的感受到架子中圆润的意境。 在养生方面,提腿架和大架各具优势,提腿架着重练习太极桩,增强力气,健体和实用兼备,可舒筋活血,顺气通络,调节阴阳,祛病延年,而且搏击时,产生巨大摧毁力和破坏力。大架,是秦岭接触最早,也是最熟练的架子,注重步法,而且扎地紧,下盘沉,重复不停的行扑步,旋转,运动量不可谓不大,有益于提高体能。 至于太极散手,完全是搏击技巧。手法刁钻,步法灵活,一边五步游走,同时八法辅佐攻击,左右,上下,前后,正面侧面,面面俱到。 秦岭做出这些总结之后,就开始琢磨怎么安排这么多的练习量,毕竟掌握并不代表精通,如果时间安排不好,哪一个落后,都不是秦岭想要的结果。 太极所有的架子都是相辅相成,中间哪个环节落后,都会拖后腿。而他在练习的时候,脑子也在一边琢磨着,与人对打,怎样才能将所有的架子融会贯通,信手拈来。 比如,在小架中加入提腿架,这样就能做到既灵活,又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