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_第三十六章 北归幽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北归幽州 (第1/2页)

    第二日一早,刘备如昨日一般,亲至郑玄府上拜访,又是一顿谈天说地后,刘备便正准备把昨天酝酿了一个晚上的奇思妙想拿出来与郑玄讨论下。好歹也是河蟹社会的大好青年,经书造诣比不上郑玄,还不能用其他的东西来震震他?于是刘备咳嗽一声,正准备开口。殊料郑玄先开口了:“玄德,你之来意我已知晓。既然你认为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用,那便随你走上一糟罢!”

    刘备震惊了,愕然了,讶异了。这老头不走寻常路啊,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吧?都不让人劝,就同意与我一起走了,太草率了这。刘备满肚子的话被郑玄堵在喉咙边上说不出来,就如同一拳打在空处,别提多难受了。不过瞬间回过神来,闻得郑玄愿意随自己至幽州,不由欣喜若狂,急声问道:“老师,您老人家可是愿意随弟子前往广阳么?”郑玄轻抚颌下花白的胡须,点了下头。刘备心中顿时被成功的巨大喜悦填满。当下也顾不得失礼,忽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在郑玄面前来回走动,双掌连击,口中连连道太好了,太好了。郑玄见得刘备此番模样,不由也是抚须微笑,此子真是性情中人也!

    郑玄大师要举家搬往幽州,这消息立马被郑玄门下弟子所知晓,一个个都聚拢在大院里,静候郑玄示下。郑玄也没有什么多说的,只淡淡一句,随意随自己至幽州的,他不反对。不愿意的,可以自行离去。当下大部分弟子都当场拍胸脯表示,自己愿意随老师郑玄去幽州。这让在一旁的刘备暗自咂舌不已,总算见识了郑玄的影响力啊。他又哪里知道,许多学子都是不远千里,从外州奔至青州来求学。这其中多是对仕途不太感兴趣,只一心治学之人。他们可不管你郑玄去哪里,反正他们跟着就是了。也有些不愿意去的,是畏惧幽州苦寒之地,关山阻隔,外族又不断袭扰,是以不愿前去。其中也有些自认为学问差不多了,也就不必再跟着郑玄瞎折腾了的人。当然,这些人不管是郑玄还是刘备,都不会去理会的。

    郑玄这老头,干脆利落得很,随身物什随便收拾了下,最主要的是书籍,光竹简就装好几大车。至于刘备带来的那些重礼,郑玄坚辞不受,反正都要随刘备去幽州了,那便麻烦刘备再拉回去吧。郑玄还吹胡子瞪眼的训了一通刘备,说什么既然是卢植的弟子,难道不知道他郑玄的性格么?他郑玄难道是可以以富贵打动的人吗?郑玄这几天与刘备相熟后,可是对刘备喜爱得紧,不说刘备记忆无双简直就是活图书不说,光刘备时不时新鲜的言论就足够郑玄回味的了,是以他认为刘备是个可造之材,便不由的摆起了老师的架子。为此刘备是一脸的苦笑。

    北海国过去,就是东莱郡了,东莱郡挨着大海,后世的胶东半岛自然是赫赫有名,烟台,威海,青岛皆在其境。可现在的东莱却是人烟稀少,所辖城县也不多,比起内地,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刘备关心此地,只因东莱有一条三国时期顶尖的好汉,便是那唤作太史慈,字子义的。太史慈是东莱黄县人,也就是后世的蓬莱市民。年少好学,闻名于州县,二十一岁时便被东莱太守赏识,孤身赴洛阳截下青州州吏状告东莱郡的奏章,胆识过人。后来得罪了州官,避祸辽东,期间北海相孔融得知此事十分称奇,于是便经常派人看望太史慈的母亲,并留下礼物。后来太史慈回来后,老母亲就要他报答孔北海的恩情。再后来的事,大家应该都清楚了。青州黄巾在管亥的率领下攻打北海,太史慈单枪匹马杀出重围直奔平原,找时任平原相的刘备增援,当时刘备还不认得孔融,听得孔融让他相救,当下大喜,道世间还有人知道我刘备的啊?哈哈,于是出兵解了孔融之围。后来太史慈投奔同郡刘繇,刘繇时任扬州剌史,与太史慈有旧。但是太史慈远来扬州后,却不被刘繇所看重。唉,刘繇没眼光啊,这么一员绝世虎将,就这么便宜了小霸王孙策,神亭岭大战大家应该都记得吧。所谓英雄惜英雄,后来孙策喜爱太史慈,太史慈守信而投孙策,此战要居首功。可惜太史慈英年早逝,才四十一岁就故去了。否则后来的历史上,他仍然会发出自己那炫目的光芒。刘备既然来了三国,自然对太史慈是心动不已。要知道,太史慈除了武力值惊人之外,一手箭术在三国中也可以排名前三的,其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