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_第三十七 短暂的安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 短暂的安宁 (第2/2页)

话,只怕也不会受到这二人的青睐,要知道,卢植与郑玄,可不是随便来个人便可以摆弄的。轻视之心即去,相惜之心突起。又对刘备幼年的经历伤怀不已。想及自己都是少年丧父,再看刘备,又多了一份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

    当今天子昏暗,朝庭短视,黄巾横行,社会动荡。而刘备志存高远,有心匡扶汉室,以建功业。管宁邴原现在还是热血小青年,心中充满了对理想对抱负的美好想象。对刘备请两人相助的提仪心中自然是蠢蠢欲动。于是当下也不做作,在刘备提出之后,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不过还是向刘备提出,自己平时还是要在郑玄门下学习的,可能不会将主要精力花在政务上,让刘备给他俩派几个副手,刘备自然满口答应,心中却是大乐,只要这二位上了自己的战车,将来便就由不得他们啦!

    刘备对郑玄可是恭敬得很,这个老人,很像自己的恩师卢植,学识渊博如海,性格恢弘正直,卢植不在身边,刘备便隐隐把郑玄当作自己真正的老师了,早晚各请一次安。可谓是早请示晚汇报啊,勤快得紧。后来还是郑玄训诫刘备,以正事为主,把广阳一郡治理好是正经,他这老头子这里,便不用来得这么勤快。刘备无奈,便每日里探望一次。他知道,平静的日子也不太多了,将来自己征战四方,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来陪这位让他充满孺慕之情的老人。

    郑玄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弟子孙乾,既然来了幽州,虽然不用做什么刘备也会满足,但郑玄一个弟子不出也不好意思。于是便向刘备推荐了学业已成,又有意仕途的孙乾,在郑玄看来,孙乾有学问,更重要的是忠义正直,秉性忠良之人。虽然不知道孙乾在政治上的天赋如何,但最基本的一点,孙乾定然不会给刘备添麻烦。历史上也果真如此,孙乾自从徐州跟随刘备后,随刘备转战天下,无论刘备多么落魄,皆始终不离不弃,虽然不是很厉害的谋士,但处理政务起来,也是井井有条,丝毫不乱,更重要的是,他与简雍一起,有着作为外交官的天赋。刘备历次出使各路诸侯,不是派孙乾,就是派简雍。历史上的孙乾名位也仅次于糜竺,为秉忠将军。

    刘备得了孙乾,不由大喜,孙乾孙公佑,历史上刘备忠心耿耿的铁杆儿,最早的时候只有刘关张还有简雍几个人一路折腾,到了徐州便加上了孙乾,这几人抱成一团,一路紧密相随,尸山血海,多苦多艰难都从未分开过,可以说是蜀汉刘备帐下铁杆老臣。能力虽然差点,但这也只是与顶级谋臣相比罢了。孙乾在刘备心中的定位便是内政人员,将来的帝国外交官。

    诸事已定,刘备便静下心来考虑人事的安排了。五县县令便不要想了,县令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的。但刘备有考察权,现在五县县令未定,政事由黄巾之乱前的故吏暂领。刘备想了想,唤过简雍和刘德然,详细的了解了下他离开这一段时间,各县的基本情况,心里大概有个数后,便开始拟表了。有能力的上,没能力的,刘备还要弹劾弃土之责。至于朝庭怎么整治那些人,就不关刘备的事了。

    十数日后,朝庭诏书至蓟县,果然,皇帝刘宏对自己的本家亲戚,有功之臣刘备是恩宠得很,刘备表中一一所奏,俱皆准了,只是最后要求刘备把所弹劾之人,一一锁拿后抄家,财产让天子使者押解进京。刘备听完天子诏书后,心中暗暗苦笑,皇帝这爱财的天性始终未变啊,啧啧,做什么皇帝,做个商人多好。

    中平元年七月,皇帝诏书至蓟县,以张飞典韦平定黄巾之功,命张飞为广阳郡长史,典韦为广阳郡都尉。其余各县正职,一一准刘备所奏之人。刘备又任命关羽为功曹掌人事;邴原为主簿掌文书;管宁为督邮,监察巡视地方;孙乾简雍刘德然各为从事掾。至此,一郡政治架构正式完备。

    这几日,刘备都过得很悠闲。闲来无事听听郑玄讲学,再逛逛军营,看看典韦cao练士卒,最后回府陪母亲及夫人说说话,逗弄下儿子,要不是在三国,明白这是一个乱世,刘备便只希望这样的日子就这样才去才好。可惜,他还不能够,或许,二三十年后,他才能真正的安心休息下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