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十章 弃子 (第1/2页)
阿济格一把大火烧掉了苏州,驱使难民们涌向了北伐军,虽然成功的拖住了北伐军的脚步,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人崩溃。阿济格自己也经被打的很窝火,北伐军的骑兵突袭也将他的后阵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了不少人马。最后无奈,他只有派出投降汉军中战力最强的平西王吴三桂部。 吴三桂也算不负众望,终于死死的拖住了北伐军的骑兵,但是他自己,却陷入了后来赶到的北伐军重重包围。奇怪的是,刘国轩并没有命令下死手,他看重的自然不是吴三桂的性命,而是他率领的那支铁骑。关宁铁骑,自从袁崇焕提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辽东大地上,就多了这一支关宁铁骑,姚勇善战。直到袁崇焕因为牵扯到魏忠贤之乱被杀掉后,这支关宁铁骑就落到了吴三桂手中。 不可否认,吴三桂虽然投降了满清,但他的实力却不容抹杀,他的才华也不能抹杀。这支关宁铁骑被他收入囊中,更是如虎添翼,成为辽东大地上一支异常彪悍的军队,成为连皇太极都忌惮的存在。即便吴三桂投降之后,多尔衮也不敢轻易抽了他的这支军队,害怕反出事端。幸好吴三桂投降之后,表现一直不错。 就连殿后这种明知道危险无比的任务,吴三桂也没有叫苦,毫不犹豫的接了下来。而后的反击战中,这支关宁铁骑的战力也让北伐军惊讶。这些人比满八旗的骑兵还要厉害,也让追击的司马冬部吃了个闷亏。 刘国轩的想收服这支部队,消息传来,海军已经出动,满清军是过不了长江的。更只要的是,吴三桂部队只有三天的口粮,司马冬虽然被吴三桂打了个埋伏,吃了闷亏,损失了一千多人马。可他的部队也成功的突袭了对方辎重营,烧了吴三桂的粮草辎重。现在吴三桂被北伐大军包围在白丹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小帅,我们不能拖得时间长了,会影响我们追击满清军的。” 对于部下的建言,刘国轩不置可否。长江被封锁了,多铎的军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沿着长江西进入川,豪格现在正在四川,得到他的接应,才有最后一丝希望。只是这一路上的难度,也是难于登天啊。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多铎在厉害也成折戟之势。 五胜渡的清军现在也是有些士气低落,自从进关之后,他们所向披靡,横扫中原。眼看着天下就要平定,该安享这花花中原了,可这该死的明军。简直就是僵尸复活,不知道从那里钻出来和自己做对,现在这个局势,大家都清楚,这仗不好打了。要不然以豫亲王的作风,怎么会退?他作战一向是有进无退的。 “主子,附近的船只都被征集完了,可这远远不够大军所需啊。船又小又少,您看。” 多铎叹息,水军一直本方的弱项,朝上根本不重视水军的建设,更不要说这水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设起来的:“左梦庚呢?他那里不是有舟船上万只吗?怎么不拿出来?” “主子,左梦庚投降的时候,那些船都被一把火烧了,至今不知道是谁干的,难道您忘记了?” 多铎一下想起来,那时候确实有这么一个消息,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水军,他也就没有在意,现在却是追悔莫及:“少便少些吧,多渡几次就是了。对面有元宁的人接应,没什么好担心的。” “主子,还是小心为上,探子说南京码头有不少明军的战舰,我们要小心这些人啊。” 多铎一个还用你说的眼神,这事情是明摆的,可那又怎么样?还是得渡江,事到如今,如何将更多的八旗子弟带回北京是多铎所想的,至于破釜沉舟,这事情他不是没有想过。明军的器械太精良了,他们吃的亏还少吗?说心里话,就算野战,他也没有十足的信心打败刘国轩。 明军的北伐军与以往所有的明军都不同,死战不退的明军他几乎看不到,但在北伐军中比比皆是。这不是一支部队冒尖的事情,而是整体素质的问题。他现在逐渐的明白了。对于汉人,传统的力量是何其的强大。多尔衮的‘剃发易服令’对于朱慈煃来说简直就是灵丹妙药。也正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