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_五十章 兵不血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十章 兵不血刃 (第1/2页)

    滁州城中,洪承畴已经沉默很久了,明军马上就到自己眼前了,这该怎么办就成了问题。出城野战?胜率太小了,自己麾下是一支七拼八凑起来的军队,那里是百战余生的北伐军的对手?守城?那也是白给,明军有大量火炮,早就用无数战例证明了再坚固的城墙在大量火炮之前比豆腐坚硬不了多少。

    自己手上的筹码太少了,消息传来,多铎已经被擒拿了,自己南下已经失去意义了。他自然明白北伐军的目的,江淮地区北伐军是志在必得。可北京方面却已经派不出援军,就是能派出援军这战争也打不下去了。

    “大人,北京急件。”

    洪承畴拿过来一看,差点瘫了。怪不得,怪不得这半个月明军没有发起攻击,原来是等这个啊。黄得功,也是名将啊,在江北有很高的声望,当初不少他帐下的士兵被打散,或投降、或散入地方。现在接到黄得功的号召,纷纷起来反抗,一下将各地搅成了一锅粥,到处都不妥当。

    多尔衮命令洪承畴立即班师,放弃淮、徐,撤回河南待援。不战而退吗?也好,总比送死强。他洪承畴深受皇太极器重,本来是存了死战之心的,不过回去就回去吧。他清楚满清打不下去了,明军一样也打不下去而来。只是明军的优势更多一些,因为不论是在福建、江南还是在江淮、甚至就算是河南、山东、直隶作战都是明军的主场。这天下到底还是汉人的天下。

    可恨啊,睿亲王如此不智,强行发布‘剃发易服令’是一切祸患的根源。可惜自己屡次上书皆如石沉大海。最后他一咬牙,发布了撤退的命令。

    对于洪承畴的逃跑,刘国轩也没有追击。也不是他不想追,也实在是因为在打下去,他们的补给也不行了。朱慈煃已经发密件给他了,穷寇莫追,安定江淮即可。只要江淮在手,北伐中原就会从这里开始,也是南京的守护线。

    “虎山,这下好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仅此一事,你黄虎山名扬天下,堪称当世名将啊。”

    “小帅夸奖了,有我什么功劳啊。要不是北伐军一路兵锋锐不可当,十几万满清大军灰飞烟灭,现在这局势还两说呢。只是小帅,现在正是追击的好机会,我们追不追?”

    刘国轩摇头:“洪承畴此人不可小看,他手上兵力为损,主动撤退也是好事。我们只要拿回江淮即可,凤阳乃帝陵所在,有此功劳已经足够了。”

    黄得功是纯粹的军人,对于上面的命令他也不多说,只会执行:“虎山,你带兵一路前行,进抵颍州(阜阳)。我们的士兵也很疲劳了,征战经年,也该休息一下了。”

    “得令。”

    朱慈煃现在站在船头,心情非常好。前线顺利,自己就在还都南京的路上,一到南京立即称帝,不称帝自己的属下们也不会答应的。现在他也算明白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心情了,也许当初赵匡胤不想夺了柴家孤儿寡母的天下,可部下们不答应啊,你不当皇帝我们可怎么办?谁也不是甘于寂寞的人啊。

    鲁王朱以海现在已经被送去‘养老’了,绍兴归于自己,浙东朝廷的人他不打算动,这些人中是有野心家,和自己对抗过。不过眼光放远些,胸怀放大些。一个皇帝,没点宽容之心那谁还敢投奔自己?

    “皇上,杭州那边已经布置好了,苏州的灾民也没有什么异常。”

    一提苏州,朱慈煃就恨的牙痒痒,阿济格这王八蛋,一把火将苏州这人间天堂化为灰烬,数十万难民无家可归,自己要分出大量的钱粮去救济他们,让自己更要勒紧裤腰带了。这次为啥只抓住了多铎,没有抓住阿济格呢。抓到阿济格,一定要点了他的天灯,谁也别想保住这混蛋。

    “黄道周负责赈灾,他办事我放心,那就让杭州的人发动吧。”曾经跟随钱谦益投靠满清的那些个士绅,现在是你们报应来的时候了。一个江南,清军一到,望风而降,这些投降派王八蛋也起了巨大的作用。满清人来了以后,他们得到的却不多,满清人只当他们是奴才,才不将他们放在眼中,他们的预期目的没有达到,自然无比失望。

    而现在,已经不是失望的事情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