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皇上一句话 (第2/2页)
人,等下岳肃便去面圣,保全大人性命,或许可能,但大人若想官复原职,本部院怕一时难以做到。 对于将死之人来说,能苟全性命,已是最大的幸运,和生命相比,官职已经不重要。只要不死,难保有一天,不被再次起用。而且看岳肃的意思,似乎也是如此,等到哪天再动兵戈,就会复起自己。 这一次,熊廷弼深深一揖,感激道:多谢大人。倘廷弼能侥幸不死,定不负大人之恩。 熊大人不必如此,本部院这也是为国保贤。 岳肃离开刑部大牢,出门的路上,他发现原先聚众赌博和聚众喝酒的那班人,已经各回各的牢房,张中信房间的两个妓女,也都不见,就连房间里的摆设,也开始往外折腾。 谁不知岳大人的厉害,还敢继续的话,估计就要倒更大的霉。就算现在知过能改,也不知岳大人会不会轻饶。 回到顺天府,岳肃先让杨奕山就今天大牢中所见,拟了份折子,揣到身上,再喊上沐天娇,一道前往肃德宫。 肃德宫是岳肃设计的,厉浩然监工修建,所在何处,已经去看过,只是没有进去。完全是中西结合的风格,在整个北京城内,都叫人嗟叹不已。 来到门前,叫人通报,不一会功夫,里面传旨,请岳肃与沐天娇入内。 太监引领二人来到最中间的一座城堡,一楼大厅之内,早已摆好酒宴。朱木匠和张嫣在此等候,先行见过君臣之礼,四人落座,由皇上先行动筷,以示宴会开始。
席间四人边吃边聊,也不知为什么,张嫣总是时不时地夸赞沐天娇。不过现场的气氛倒是很融洽,有说有笑,岳肃又给皇上讲了两个笑话,更是逗得朱木匠哈哈直笑。 看到时机成熟,皇上的心情很好,岳肃突然话锋一转,说道:有个叫熊廷弼的,不知陛下是否听说。 他呀,朕知道,就是那个和王化贞丢了整个辽东的家伙。现在已经被刑部与大理寺定成死罪,赶上哪天,就给砍了。不知爱卿为何提起这个人来。朱木匠好奇地问道。 回陛下,今天早上,熊廷弼的儿女来我家拜年,求臣代为说话,希望面其父亲一死。臣打听了一下这个熊廷弼,听说名声不错,初任辽东经略之时,确实有些本事,令鞑虏难越雷池半步。后来二次任辽东经略,因为经抚不和,王化贞不从其言,才致使辽东全线丧事,虽说有罪,但也是因遭架空,无力回天。臣以为,这种将才,死了实在可惜。 熊廷弼有没有本事,朱木匠是不知道的,但他相信岳肃,岳肃既然这么说,那这个人就肯定是有本事的。按爱卿的意思,还是苟全他的性命,对国有利了。 臣是这样认为的。岳肃点头说道。 大过年的,爱卿难得开口求朕一件事,而且还是为国家社稷。好吧,就赦免于他。爱卿你说,让他出来做点什么呢朱由校笑呵呵地说道。 现在辽东有孙大人坐镇,当无顾虑,然河南一带,斩龙帮猖獗,且敢行刺微臣,甚是可恶。臣以为,不如暂调熊大人到河南协助臣剿匪。岳肃如是说道。 就依卿家所言。既然要放,大过年的,也就别让他在牢里蹲着了。朱由校随即喊道:刘名果传朕旨意,将熊廷弼从刑部大牢提出,交岳爱卿处听用。 皇上一句话,熊廷弼的脑袋也就保住,岳肃本想接着将今天刑部大牢内所见,再奏于皇上,可这时,张嫣却笑呵呵地说道:岳爱卿,家兄之事,总叫卿家为难,哀家甚是过意不去,今日趁此机会,敬卿家一杯,过往之事,希望卿家莫要介怀。 说着,张嫣冲着岳肃举起酒杯。 皇后的面子,岳肃怎能不买,连忙跟着举杯,一饮而尽。 卿家为国cao劳,为皇上分忧,实乃我大明之中流砥柱,哀家再敬卿家一杯,希望卿家不负君恩,再立勋功。 说话间,已有太监将酒斟满,二人再次举杯,一饮而尽。 连续两杯下肚,岳肃到了嘴边的话,无奈收了回去。自己毕竟是做臣子的,皇后向他道歉,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这个时候再不识抬举,今天的宴会,难保会不欢而散。 于是,岳肃转移话题,大家聊起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更多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