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选票 (第3/3页)
的,有什么用,还影响船只多装货 农工商三界投的票,虽然选谁对北直隶的农业和工业没什么关系,但这些年能到这里和朝中的大佬们坐在一起开会,怎么也得显出点水平来,投票不能草率,不能瞎投考虑到自己能够坐在这里,全是托了岳大人得福,而岳大人又对百姓很好,在南直隶粮价大涨的时候,充分地帮了大伙,于是,所有的票都投在汪乔年的身上农工商一共十八票
现在汪乔年已经有了七十六票,远远过其他候选人最后是宦官议员的选票,他们一共也是十八票,但是没有集中一个人身上,而是分别投给了三个人,甚至还是正好,一人六票这三个人,分别是汪乔年范复粹,和一名伊洛党的官员 这个投法,令人很纳闷,但很快就被看出了端倪如此投法,十有仈jiu是太后授意的,三党一家六票,不偏不向,到底谁能被选中,你们各凭本事 加上这六票,汪乔年总计八十二票,剩下的人,每一个过五十的,按照规矩,汪乔年成功当选,报给皇上,直接下旨任命就行 议会结束,朝廷还没等下旨,任命汪乔年为松江巡抚呢,李文彰等五名商人议员,就行动开来,成立商会随即,在京的勋贵,和一些武将宦官,及知道此事的官员,家里也派出人来,把自己的买卖,投入商会之中这里面,张献忠表现的很是积极,可以说,张献忠在岳肃成立银行之后,就开始让心腹开起了买卖铺户,这一次是大手笔的投入远洋买卖赚钱,手底下还有一帮能打的,在朝廷那里租了武器到了海上,不管是有本钱的,还是没本钱的,都做一些银子还不是滚滚而来 商会成立的消息,很快传遍北直隶这一下,在阳和有一位老兄坐不住了 这位老兄不是别人,正是宣大总督吴思南朝廷的动向,吴思南一向都要打听清楚,上次ri照开海,他听说不少商人都赚的钵满盆满,心思就有些动了可做买卖需要本钱以前在福建做巡抚,没事能捞点火耗,可现在,朝廷开设了银行火耗的事就别想了军饷什么的,也不能克扣,人家来送银子,他也不收,最多也就收点字画什么的 吴思南这个宣大总督是顶着兵部尚书衔的,正二品的大员,说句实话,俸禄还算可以可家里一大堆人没事还得出去风流一下,银子哪里够花海外贸易这么兴盛明显是个机会,这一回朝廷又在松江开埠,京城还成立了商会,不去分一杯羹,实在太可惜了 官员的亲属做买卖,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可差就差在本钱不够出海贸易,需要船呀,宣大总督也不管船,实在让人头疼有心管岳大人借一艘,又不好意思开口 不过这个世上,法子都是人想出来的,吴思南很快想出一个法子来自己当年做福建巡抚的时候,不仅和做水师总兵的毛有见有些关系,和假充海盗的施大宣也有些交情,毕竟施大宣他们的军饷,是由朝廷来发施大宣为人仗义,而且手里的船只,也没个准数,借个一艘半艘的,应该没啥问题所以,吴思南便派心腹跑了趟福建,找施大宣借艘船 结果这施大宣不是一般的仗义,怕一艘船不够吴思南用的,一把借了三艘不仅如此,还让人告诉吴思南,要是需要枪炮什么的,你那边调拨要是不方便,尽管找我要 吴思南也不敢乱来,得了三艘船,就已经很满意了至于火器什么的,尽量走正规途径 光有船也不行,还得有钱进货,开设店面可是,吴大人即便不是月光族,也差不了许多,思前想后,决定到银行抵押贷款当然,他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贷,大老婆蒋选娜有个弟弟,为人还算机灵,吴思南让他前去到银行贷款都是抵押贷款,一般都是以房产土地为抵押,吴大人的家乡倒是有几亩薄田,可哪里够呀,自己总不能把宣大总督府给押了 吴思南一想,干脆,把自己收的那些字画都给押了太原就有安民银行,李家的派头就是,什么都能押,只是比不得土地的实价,但也比押给当铺给的多吴思南把家底全都翻了出来,让小舅子蒋选唐带去太原安民银行,押了两万两银子,一面叫人办货,一面叫蒋选唐去běijg,加入商会,然后再去ri照,找李元琛,就说是我的小舅子,想学习做点买卖,你给帮帮忙,弄个店铺,租金最好先欠着,以后再还 为什么不选去松江,吴思南明白,那边既然改制,ri照那边肯定也会跟着改,甚至还会比ri照早一些毕竟朝廷的战船现在有限,现在远洋贸易盛行,加入行列的商人越来越多,ri照那边,也不可能有足够战船反复护送商船出海在哪不是干 还真别说,李元琛是真给面子,一听说是吴思南的小舅子,是二话不说,马上给拨了店铺至于租金,我帮你垫付,你有钱就还,没钱就欠着 吴思南这一段ri子,净忙活这些事了,这天正在后堂办公,突然剑绣气鼓鼓地跑了来 把门一推,就大声叫道:吴思南你干的好事 吴思南吓了一跳,平常剑绣知书达礼,十分恬静,这辈子都没这么大声说过话,可没想到,这回竟然这么大嗓门此刻二人已是夫妻,但是平常,都是举案齐眉,今天怎么回事 吴思南小心地问道:夫人,你找我我干什么好事了 你干过什么,你心里清楚剑绣说完,星眸一瞪,叫道:你们两个,都给我出去 吴平吴安侍立太吴思南身边,一听这话,立马窜了出去,出门之后,还不忘把门关上,顺便把门口的护兵全都打发走,以免听到什么不该听的,到外边嚼舌头只他俩,在外守着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最最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