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之重炮之王_第八章,胜利+反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胜利+反思 (第2/2页)

不变应万变,对方接球或带球时就飞铲,再加上赵方正的居中策应,反倒是把对方前腰10号累了个半死,被放倒了不知道多少回。

    面对比分落后、进攻乏力的局面,建业二队的教练也在沉思,对于本场比赛的对手凤凰青年队,他是一点也不熟悉,甚至连对方主教练马宝刚的名字也是第一次听到,本来以为只要凭借建业二线队强大的进攻能力,就可以轻易的取胜,甚至于狂屠对手,可惜却没料到对手的韧性十足,年轻人竟然能忍住基本不进攻。这也麻痹了自己的队员,可是当凤凰青年队抓住机会反击的时候,仅有的两次进攻十分犀利,把建业二队打了个措手不及。何况在建业队的教练看来,要不是那个速度快的后腰(小龙)给“解围”了,建业队早就0:2落后了。

    “看来是自己轻敌了啊!”建业教练叹了一口气,看着场上杂乱无章的进攻和凤凰队稳如磐石般的防守,心中那种闷忿的感觉更强了。

    “换人!”

    建业队一连换了三个人,甚至上了五个中场,可惜凤凰队就是死守不出。建业二队空有强大的控球却传不出好球。剩下的比赛中,双方在用完了所有的换人后都没辙了,两队一个是攻不进去,一个是打不出来。最终凤凰青年队凭借着一次反击机会1:0击败来访的强敌河南建业二队,取得了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你们的球队很不错,比我们的顽强,尤其是那俩后腰,值得我们队的队员学习啊。祝贺你赢了这场比赛。”建业二队的主教练握着马宝刚的手,心悦诚服的说。

    “客气客气………”老马脸上都笑出花了。

    时光总归是短暂的,在赢了这次比赛后不久。中州凤凰足球俱乐部宣布正式准备出战明年的中乙联赛,开始大规模选拔球员。一线队的很多实力不济的年轻球员纷纷离队,同时大批的曾经参加过甲B和中乙联赛的球员被董总和朱缙绅教练给挖了来,凤凰一线队完全变了个样,很多曾经一起比赛的球员分道扬镳,而对其中的一大部分人而言,这就是足球生涯的结束。以后也许在某个单位队或者是球迷队的比赛中上场,但是竞技体育和职业联赛的梦想已经破灭了。

    青年队的队员很受触动,大家来自周边好几个省份,在少年队、甚至是很多青年队里都是佼佼者,但是在看到很多在他们眼中实力很强的球员纷纷离队,不由自主的心生感叹,这就是职业足球的残酷性啊。职业联赛在望,很多练了十几年的球员却看不到这一幕情景,几年后很可能将步他们后尘的青年队员怎么会有心情再练下去呢。

    整个冬天,青年队都处在一个浮躁和伤感的氛围中,只有小龙除外,可能是他接触足球晚一点,还没有生出那种将足球视为一切的感情。至少在刘洪涛看来足球还没有完全超过功夫,成为小龙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小龙也是在疑惑,但是与其他人不同,他从心底里就没有那种职业足球和业余足球的想法,让他疑惑的问题是,在队友熟悉了自己的优缺点后,他就成了场上的闲人,不会盘带,不会过人,所有的威胁都是靠远射。甚至连接球都是靠练武形成的本能去接,而不是在训练中练出来的球感和技术。

    在队内训练赛中,这种情况就已经出现了。对方的防守球员甚至不用上抢,只要防住他向前开大脚和射门,他就只能回传甚至是失误,崔山在防守小龙的时候甚至只要在小龙前面一站,就开始等着小龙失误。而小龙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皮球一次次的滚到对手脚下,而后反击,进球。

    小龙已经很多次被教练中途换下了,有时是被红牌直接罚下。马宝刚教练更倾向于在球队下半场得到任意球机会的时候派他上场。

    刘洪涛教练经常来劝解小龙,可是他自己本就不懂足球,也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只能看着小龙的出场机会越来越少,甚至是到了即使上场也没人愿意给他传球。终于有一天,刘洪涛憋不住了,跑去请教助理教练胡鞍山。

    “老胡,小龙这时怎么回事啊,怎么一上场就无所事事,连球都摸不到?”

    “老刘啊,这就是足球啊,小龙才练了不到半年,除了一脚远射基本什么都不会,我们队的球员早就摸透了,比赛的时候根本就不给小龙远射的机会,你说他还能干什么?”胡教练给老刘讲解道。

    “那该怎么办啊?”老刘急切的问。

    “只有一种方法,就是练,从头练,从基础开始练!”

    “怎么练呢?”老刘还是疑惑。

    “你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