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山演义_第二十二章 诸葛冰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诸葛冰清 (第2/2页)

此等待。

    不提廉布在那坐蜡,却说诸葛颖阮元送走沈珉之后,二人对视一眼,心道人家礼物都收了,两位真人那须是不好隐瞒了,于是道了声告辞,便各自摆驾往城中珉东仙宫所在的凤山而去。

    在城中,二人车驾不比出巡那么多,前后只得百十辆,临江城内除过散仙地仙,他人不许驾车飞行,并无交通堵塞之虞,二人不出一刻便到了凤山脚下。

    凤山位于临江城正中葫芦腰上,乃是整个珉东郡灵气最盛之处,据说还是上古大派五行宗在位最长的一位宗主孙道易的人间陵寝所在,只是数万年来一直不曾叫人寻着。凤山灵地品级曾高达一品,原是地界最好的洞天福地之一,当年李英琼也是在此建宫,只叹五百余年前被东方魔教占据后叫他们百般汲取,品阶生生降下一级,现下只是二品灵地了,当年的峨眉仙宫也残破不堪,被蜀山教稍做修整之后充作了统领一郡的珉东仙宫。

    此山方圆有数十里,高近千丈,山上郁郁葱葱,松柏成荫,珍禽异兽隐现其中,奇花异草遍布其上,一条云石铺就的盘山小道通向山腰一座玉台,台上则是仙云缭绕,飘渺无常,偶然间露出金砌玉质的亭台楼阁飞檐一角,也是转瞬即逝,只有百变千幻的云雾依旧,端的是气象万千,神秘莫测。

    二人下车循道步行上山,到了山腰迎仙台,递牌求见各家真人。

    片刻之后,仙雾微分,一对宫装仙女与一对道装仙童走了出来,分别将二人迎了进去,诸葛颖跟着那对宫女穿廊过院,一路迤逦,来到一处布置素雅的宫殿。

    那殿门上挂着一块金丝楠木的青地龙凤大匾,其上着‘水云殿’三个斗大的隶书,笔力遒劲,如古柏苍松,拙中见秀,乃是前朝书法大家谭延宗的手笔。进入殿中见大小约有数百丈方圆,青色的水纹玉砖铺地,四壁贴着青色云纹锦缎,殿中六根青色玉柱上圆雕着六洲图志,殿顶无梁,百多颗鹅蛋大小的南海夜明珠嵌成一圈,照得殿内亮如白昼,纤毫毕现。

    殿后玉阶微起,阶上为一台,其上铺着石青色地毯,一方羊脂白玉大案置在正中,案上放着绢册玉简,文房四宝。案后一张紫檀蔷薇椅,椅后立着八扇珍珠螺钿百宝屏,屏上画的是潇湘云水图,烟波浩渺,气韵悠长,乃前朝画中圣手张千的力作。屏后置有一个紫玉香炉,炉中燃着沉水香,熏得殿中气息清新爽洁,闻之心旷神怡。

    此时羊脂玉案后的蔷薇椅中正坐着一位绝色女仙,身穿五彩凤穿牡丹袍,头戴百鸟朝凤冠,胸前挂着如意七宝璎珞,一张瓜子脸,眉如远山,目如秋水,肤若凝脂,吹弹得破,面上带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清丽脱俗,高贵典雅。

    见她黛眉微蹙,手持一方玉简凝神观阅,诸葛颖不敢打扰,只在殿下静静等候。

    过了片刻,那女子放下玉简,抬臻首看向诸葛颖微微一笑,如百花盛开,启朱唇,声如玉珠滚盘,清脆悦耳,“九叔来了。”

    “是。”诸葛颖赶忙上前便要作揖。

    那女子见状轻抬玉臂,诸葛颖揖不下去,只得口中道:“下官见过宫主。”

    “都是自家人,早叫九叔无须如此客套。”

    这绝色女仙,蜀山珉东仙宫宫主诸葛冰清臻首轻摇,笑道:“九叔最近修行可好?”

    “呵呵,是是。”

    虽然诸葛冰清如此说了,但诸葛颖还是丝毫不敢逾矩,自己辈分是高一些,可出身旁支,哪敢在宗家嫡女面前拿大,何况她还是二品大员,封疆大吏,自己只是个四品府主而已,微微躬身回答:“托宫主的福,最近修行尚好,倒是没什么不顺,只是还欠些水磨工夫,一时半会倒也看不到能大成的模样。”

    “那九叔来得正巧。”诸葛冰清从案上拿起一个小小的青玉葫芦,托在玉手之中起身走下阶来递向他,“这瓶天宝龙芽丹是七宝林方才送来的,对九叔现下的修行还算有些益处,且拿去用着,待有了更好的我再拿与九叔。”

    她身材高挑,站起来几乎与身高六尺的诸葛颖平齐。

    诸葛颖见她款款走来,连忙摆手推辞,“这,这怎么好,怎能又从宫主这里拿如此上佳的灵药。”

    “区区四品灵丹而已,又值什么了?”诸葛冰清嫣然一笑,“九叔只管拿去,还与侄女客气甚么。”

    诸葛颖见推不过,觍笑着伸双手接过葫芦,“那愚叔便愧领了,愧领了,咳,是了。”

    “说起来贤侄女也好久没来愚叔府上坐坐了,想是公务太过繁忙,还请贤侄女多多保重身体,须知公务是永远忙不完的,得空便歇歇,来尝尝你叔母炖的八珍汤。”

    “嗯,说起来是好些日子没尝到九叔母的手艺了。”诸葛冰清见诸葛颖收了灵丹,微微颔首,“教主新近登基,锐意进取,有革新政治之意,近来频频问政于各郡仙宫,文牍往来是多了些,想来过些日子定下方略便会好了。”

    诸葛颖闻言面容一正,认真说道:“教主革新大计愚叔不敢置喙,但纵观历朝历代,无论哪次新政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事,只怕方略一定,贤侄女还会更加cao劳,再者说无论凝碧崖诸位真君还是地方仙宫诸位真人,恐怕未必都是赞成新政的,这其中如何取舍……”说到此处语声渐渐低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