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山演义_第四十一章 官样文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官样文章 (第2/2页)

十一位修士,另庄外灵田屋舍因贼人布阵,也有不小的损毁。

    申屠兰闻报暗道不妙,急忙去禀诸葛颖,诸葛颖一听眉头也皱了起来,灵田屋舍都是小事,死几十个凡人蚁民也无干紧要,不过那十一个遇害修士却有些麻烦,人数稍多了些,算是重案了。

    便是擒住了案犯,这也难免叫上面责备,更易被政敌拿去做文章,只得按惯例让他们少死两个,于是吩咐申屠兰去与死者家属商量,让其中两人报个闭关双修,不慎走火,早已死于非命,只是刚刚发现,不过该给的抚恤照给,还额外另有补偿。

    “这,府君……”

    申屠兰闻言好生为难,嚅嗫道:“可那十一人俱是同性,如何双修走火……”

    “同性双修不是更易走火,嗯?同性,都是男修?”

    申屠兰连连点头,诸葛颖立时有些尴尬,不过也羞刀难入鞘,皱眉捋须沉吟了片刻,忽地灵机一动计上心头,笑道:“还是这般上报,若有人追究,便说他们尝试双修,失败而亡,那边家属倘有不满,多与些钱便是了。”

    “这……”

    申屠兰还有些犹豫,心下好生不解,府主今日为何与双修较上劲了。

    诸葛颖嘿嘿一笑,左右看了看,“现下同性相交之风甚嚣尘上,是时候该警示一番了,你只管按我吩咐的去做便是。”

    说罢打发了申屠兰出去,又去寻阮元统一说辞。

    阮元这时正在庄中另一处院落,与阮年戴缙商议如何掩饰此番地方守军严重缺额、拙劣无能等表现,这已叫几乎整个平江的官员看在眼里,其中一半还是对手的人,盖子是捂不住的了。

    虽然眼下内郡守军几乎都是这样,但人家可没被如此多人围观,这叫自己如何遮掩?

    此事影响可大可小,全看对手如何发作,凭白无故的失了个先手,叫政敌得了个把柄,阮元狠狠发作了阮年一顿之后,无奈还是须想法子应付。

    一群人正商议之时,诸葛颖寻来了,如此这般一说,只隐瞒了十一人皆是男修一事,阮元果然不查,满口答应。

    遇害修士多寡于申屠兰、戴缙、孙承泽、阮年这些人干系甚大,于他们这些四品高官虽影响不大,但总是有些妨碍,二人平素再不对付,这等关切到自身及属下太多官员利益之事还是存着默契,自是一拍即合。

    统一好说辞,二人去寻沈珉,商议此事如何上报,怎么做一篇好文章为在场众人及两家属下诸官包括尚未赶到的孙承泽等人请功。

    勇将兄在前朝便做老了这些事的,沈珉也深知花花轿子人抬人的道理,当下与二人一番探讨之后定下了草案。

    此次九五盗匪袭庄案,在诸葛颖阮元二人共同指挥下,属下孙承泽、申屠兰、戴缙、阮年等人戮力同心,率部下官军及各司曹官吏奋勇作战,将盗匪困于一隅。但盗匪狡诈,屡次试图逃窜,诸葛阮二人又奋不顾身,冲杀在前,最终协助正好路过的一位义士,即将入教的散修沈珉擒获了这对为祸北方多年,恶名昭彰,屡次逃脱法网的大盗张闯刘龙。

    此役官军无一伤亡,不但保全了治下村庄,无辜百姓受害者也只有屈指可数的九人,可谓完胜。文后附立功人员名单,按功劳大小依次排列,三位散仙打头阵,孙承泽申屠兰戴缙等人紧随其后,后面几乎囊括了两家临江平江两地所有的大小官员,连董复都因报信有功排在前列。

    战时军功最大,和平时期捕盗维稳的功劳亦是不小,这份功劳便是叫沈珉分去一半,剩下的亦可让诸葛颖阮元今年的考绩稍稍升上半等,孙承泽申屠兰戴缙等人升上一等庶几无忧。至于阮年,得了此功,将来事发至少也可将功折罪,其余官员亦皆可因此减些磨勘,只有沈珉,虽功劳最大,但因未入教且不愿入仕,将来得到的多半只是一些荣誉及玉钱之赏了。

    那么此次临江官员只有功没有过么?也不是,此案官府至少还有失察之过,把守边界的守军失察放了盗匪入境,负责平江治安的巡查、辅助巡查巡逻地面的巡城们不曾及时发觉盗匪布阵攻庄的企图,这些均是失察,不能不与上面一个交代。

    诸葛颖阮元大棒高高抬起,轻轻落下,因两匪皆是金丹修士,且狡诈异常,守军失察其情可悯,两匪乃连夜布阵,是时巡查房早已散衙,不察亦情有可原,此两处皆已训斥该管官吏,处以罚俸,唯有须日夜巡逻地面的巡城房玩忽职守,罪责难逃。

    不过该管石渠镇霍家庄地面的巡城房丙队副都头张某乃临时聘用,并非正式在编官吏,于仙府体面无碍,现已革职拿办,以儆效尤。

    此事于奏报上轻轻一笔带过,至此一篇官样文章做的完完美美,体体面面,上上下下皆大欢喜。

    就连那背了黑锅被革职的巡城房副都头张某都欢喜,为何?盖因蜀山教对本教官员是最讲人情世故的,上官也知这两个贼子躲起来连寻常金丹修士都发现不了,何况你一个区区练气修士?上官知你无辜,但你今日为国教背了黑锅做了牺牲,国教是不会忘记你的,早晚寻个由头让你去他处任职,甚至光景还要好过现下,岂不是皆大欢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