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货卖识家 (第2/2页)
。 他这边刚走,许裳又来报,平江仙院院主申屠兰求见,沈珉微微一笑,直接吩咐有请。 果然申屠兰此来也是为送人情,一样的不是送与沈珉,不过亦不是霍韬,而是送与董复。 董复此次报信有功,使霍家庄及时得救,报捷文书上都有他的名字,自然也是要赏的,而诸葛颖出手可比阮元大方得多。 昨日仙府两位主事廉布钱澄被阮元贬去了矿区,诸葛颖自然立刻就盯上了这两个位子,尤其是应奉局不比法司那么重要,只要手段得当,这个主事之位还是有可能弄到的。 但他琢磨了半日,一时寻不出个合适的人去争,直至方才临去前才想到了个两全其美的人选,那便是董复了。 董复也是蜀山教众,不过并无派系,一定要说有,也是他岳父一派。他岳父黄玠是随太祖起兵的老资格修真,在诸葛家与孙家入主珉东之前便是应奉局临江司主事了,两家来了之后,他谁都不去投靠,这两家倒也奈何他不得,不过他此后自然就钉死在了这个位子上,再也不得升迁。 前些年他因年迈卸任,闭关延寿,董复的日子便不好过了,这也正常,无根的官员,人家不欺负你欺负谁?连年考绩下等也不全是不曾完成任务的缘故。 于是董复这两年就一直在寻思选一家投靠了,他本人倾向诸葛家,诸葛冰清说不定将来便是国母,即便不是,诸葛家势力遍及东南六郡,也算是个一等一的大族了,足以托付终身。 但他的新上司钱澄却是阮家的心腹,他于是不好空口白牙的就去投诸葛家,谁知你是不是来卧底潜伏的?直至沈珉出关,董复这才得了机会,连夜拿了这个投名状去报申屠兰,之后也并不曾再去寻戴缙。 他自不知因申屠兰府上人将这消息暗中泄露给了戴缙,叫申屠兰误会他脚踩两条船,不过此次举荐董复乃是诸葛颖的主意,申屠兰虽不喜董复,也在旁说了小话,但却无法动摇诸葛颖的心意。
诸葛颖自是有他的如意算盘。 他想的是我管你董复之前脚踩了几条船,只须你不是阮家船上之人便好,此事若成自己对他便有了举荐之恩,你倒是背叛我试试?背上忘恩负义的名声,以后哪个还敢重用你?再说我今日能让你上去,他日就能叫你下来! 反正董复与沈珉走的近,女儿还是沈珉弟子,自己也不指望收他作心腹,只须你脚站在我家这边就行。 当然,此事就算有自己的举荐也未必可成,董复升官与霍韬又有不同,以霍韬的道行、年资、政绩早就可以做九品官了,之前不得提升不过是上面无人罢了,现下既有人想到他了,那自是水到渠成,天经地义,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而董复在这些上就差的很了,除了年资,他是数十年的从七品执事,这勉强够,但其他却无一样够得上,论道行,正六品主事须元丹道行,他才是元真,论政绩,他这些年的政绩,还用再说么?也就是刚刚才立了点小功,还是因人成事,远不足以越级提拔。 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道行可以超擢,政绩可以虚饰,先前还有人自府学教谕两年一提,二十余年提十余级,一路提到统管天下学府的凝碧崖太学祭酒呢,董复这点小小的提拔算得了什么? 他再不济也要比阮年强的多了,阮年都做得六品官,而且还是武职,只要无人与他诸葛颖作对,董复自然也能做得这内郡六品文职之官。 那么会无人与他作对么?这就得看阮元的决断了。 阮元会怎么做诸葛颖不知,不过在他心中,倒是阮元将此事搅黄了更好,董复与沈珉交好,阮元坏了董复之事,沈珉能开心么?如此便离间了他二人的关系,这恐怕比自己抢到个六品的位子更能让宫主满意,故此这是两全之计,成不成都能叫阮元坐蜡,自己获利。 诸葛颖这算盘打的不可谓不精,但就因此事不定能成,他便不愿亲自来说,他诸葛颖堂堂散仙,言出法随,此事若黄了,他心中固然欢喜,但面子上却也不好看,故此便叫申屠兰来说与沈珉知晓。 沈珉听完她的话,略一思索也明白了,官场上这点事本来就不够人琢磨的,这人情虽稍大了些,但你诸葛颖心怀叵测,我怕它何来?当下亦笑着应了,申屠兰也满意而归。 待她去了,沈珉坐在云床上沉吟了起来。 这两家的对自己的态度,从此有了分野,一个提拔霍韬做九品官,一个举荐董复升六品官,不论他们各自还存了什么样的心思,对自己的重视却是高下立判,诸葛家下的注显然更重些。 如此看来,诸葛家对自己的实力应是有所察觉了,而孙家却似乎还毫无所知? 又想起诸葛颖昨日在天香书院点的那曲龙翔cao,果然是另有深意,他虽是后知后觉了些,但总算还是知晓了,却比孙家强些,只是不知是他事后想明白了,还是谁旁观者清的提点了他? 嗯,将自己比作神龙么?沈珉微微一笑,有点受宠若惊,货卖识家,心中真正起了些倾向诸葛家之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