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剑神_第二十七章 师从大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师从大儒 (第1/2页)

    “好!大丈夫能屈能伸,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听到叶白的果断答复,赵县令沉声喝道,脸上满是赞赏之情,越看叶白越是顺眼。

    叶白不骄不躁,缓声说道:“长者教导,学生不敢辜负!”

    言语中他赫然已经将县令大人当成了长者来对待,无形中拉近了与赵县令的感情距离。

    这一切叶辰都是真诚的,因为赵县令对自己的建议可以说没有任何私心,完全为了自己考虑,叶白怎么能不感激。

    赵县令顿时动容,表情十分复杂,惊喜有之,欣慰有之,但挣扎了半天还是沮丧了起来。

    他喟然长叹,“可惜我才学不够,实在没有资格成为你的授业恩师!如果强行为之,只不过换来取笑而已!”

    叶辰也为之动容,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旁苏学正却笑了起来,“赵兄,你这是明智之举,说不定叶案首早已有了不起的授业恩师!”

    “哦!”赵县令惊疑,“苏兄,你的意思是……?”

    苏学正不答,而是看着叶白缓缓问道:“叶白,你刚才在公堂之上所作之诗有名字吗?”

    “有的!”叶白点头。刚才那诗的原型是唐代李白的诗作古风一首,对应于这个异世界和自身的处境,叶白机智地对其做了修改,再也不能用之前的名字了。

    他沉思了一会,缓缓说道:“诗名:贤才何罪?”

    苏学正听到,不禁拍案叫绝,“好一首贤才何罪!当真是恰到好处,是啊!贤才何罪,不过受文名所累,何至于招人反复陷害!”

    他知道叶白这一首诗文有感而发,出自于自身愤慨之念,文笔动人,当真是让人感同身受。

    一旁赵县令手抚长须,也是点头,颇多感叹,“临场之上能做出达郡之诗,整个济州也只有你叶白能做到!”

    叶白不惊不喜,表情淡然。

    这时苏学正突然问道:“叶白,我再问你,你一定要真实回答!”

    叶白心中一惊,连忙说道:“学生不敢隐瞒!”

    “好!”苏学正点头,“你刚才作诗时,俗人看不到文气所在,但我却注意到你的文气赫然有灰色的有色文气,是也不是!”

    他眼睛精进盯着叶白,注意着他一丝一毫的神色变化。

    一旁赵县令也是震惊,之前他沉浸于叶白诗作的意境中没有注意到这些。

    “灰色文气,必须是以大儒之言立命才能有此文气!”赵县令暗暗想道,他十分清楚有色文气的难得,在立命之时就能拥有有色文气,最后的成就最差也是大学士。

    这就说明叶白以后最低的成就是大学士。

    这一点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了,肯定会引起轰动!

    叶白心中暗叹,“果然是瞒不住了!”

    他没想到仅仅是有色文气最低等的灰色文气也会引起如此瞩目。要是让他们知道了自己的文气是真正至高无上的青色文气,他们眼珠子岂不是会惊讶地掉下来。

    想到这里,叶白暗暗庆幸,幸亏莲花烙印具有神奇的作用,可以转化文气,让自己不用太过惊世骇俗。

    “是的!学正大人,我的文气正是灰色文气!”叶白点头说道。

    “果然如此!”苏学正喃喃说道,与赵县令对望了一眼,两人脑海中都想到了一个可能,“要想拥有灰色文气,至少领悟大儒之言。叶白不过是一穷书生,哪里来的大儒典籍?除非是……”

    “叶白,可否告知,你的立命之言是什么?”苏学正急切问道。

    “来了!”叶白心中一突,自从自己以君子八言立命成功,开启智窍后,他就知道早晚有人会问起这个问题。

    他心中却是早已想好了答案。

    叶白想了想,缓缓说道:“学生我的立命之言是君子之道,不偏不倚,贵在中庸!”

    “原来是这句话!的确是大儒之言,没有错!”赵县令点头。

    三百年前鲁国大儒孔圣人正统后代大学士孔行之曾为诸多典籍注解,作《典义》一书。

    《典义》一书解释了诸多典籍的来源以及解释,是一本百科溶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后来此书大行于世,孔行之也因此再进一步,成为大儒。

    这一句“君子之道,不偏不倚,贵在中庸!”也正是孔行之对于中庸之道的真知灼见。

    赵县令看叶白之前锐气显露,敢作敢为,却是没想到他竟然秉持得是中庸之道。

    “怪不得他能如此干脆地答应隐退,却是以中庸之道立命,难怪难怪!”赵县令手抚长须,连连点头,却是丝毫没有质疑叶白话语的真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