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逆转1864 (第2/2页)
到明朝中期深感本国为别国之藩属深以为耻,乃自行废止藩属之礼,由于明末爆发明日之战,又尝败绩,1644年清军入关,日本人自以为中华文明已亡,放眼天下只有自己还坚守中华文明的衣钵,便逐渐自行其事,视清朝为夷狄,全世界只有天照大神护佑下的日本才是最文明最有礼法的国度,及至1864年11月德川幕府的将军闻报满清中土派来使臣与其商议贸易问题,将军甚为惊异,因为其素知清朝虽不似日本那样奉行锁国政策,但也深恶与洋人互通有无,因为两国都视正常的对外贸易为对洋人的一种恩赐,虽然日本与满清中土间有少量的贸易往来但也只是象征性的,虽然德川庆喜对贸易问题并不很感兴趣,但清朝派来了正式使臣自己也不能乱了礼数,先让使臣在对马岛驻跸,等自己这边安排妥当便派人把使臣接到江户,话分两头,鄂托从京城出发一路上并未停顿,坐船由海路直抵对马岛,本以为会有日本高官来接待自己,但来的却是对马岛岛主,此时鄂托想起了皇上对自己的授意,可以先与对马岛的岛主商谈白银的问题,对马岛的岛主很是尊重鄂托这个远方来的客人,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府内,一切衣用饭食皆比照清朝的习惯,在席间鄂托通过自己带的翻译与岛主亲密的交谈,"岛主之气魄举世罕有,即使放眼天下也未有几人,”这马屁拍的岛主很是受用,眉开眼笑的给鄂托夹了一口菜,“不瞒贵使,有很多人都说在下是富贵命,但无奈却窝在这小小的对马岛,可能是生不逢时吧” “岛主说哪里话,余观本岛民风淳朴,民皆勇武,此乃岛主教化之功呀,” 特使过奖了,岛主捋着胡须眉开眼笑,但不久又愁容满面,鄂托从其脸上察觉出了异样。 “不知岛主有何难言之隐” “特使有所不知,鄙人乃一粗人不通文墨,因是将军的奴才才能出仕对马岛的岛主,但与我同期的人都已出任了各地的大名拥有了自己的食邑,只有我困居在这海岛之上,且毫无升官的可能,固此有所伤感” 鄂托仔细的听着岛主对他的诉苦,待其说完,鄂托故作神秘的对岛主说:“您可知我此来的目的为何!” “不知” “我此次来乃是奉我朝皇上的命令来与贵国幕府将军商讨两国贸易的大计,并且还要在贵寻得一位可为清日两国贸易中间人的人物,我观岛主非池中物,他日必大展宏图,因此冒昧的请您担任以后清日两国贸易的中间人,岛主闻言喜出望外心想如能攀上满清中土这根高枝,则以后自己在将军面前一定说话更有份量,鄂托见岛主并未推辞便抓起他的手说:“既然我与岛主如此投缘不如我们效仿刘关张结拜吧,岛主马上应允,两人行过结拜之礼后,鄂托才知岛主名叫宗义达,并且没有姓,当时在日本普通百姓是没有姓名的,小弟兄此次来真想不到除了可以以特使身份出使贵国还能结交上大哥这样的人物实乃三生有幸” “兄弟,说哪里话来,想你年纪轻轻就可出使异国,由此可知兄弟兄乃是贵国的重臣呢” “对了,我听来日做生意的贵国人说,大清的皇上亲政时才九岁,这不会是真的吧,” “这当然是真的,皇上虽在冲龄但其洞察万物,雄才伟略,实非我等可及,” 宗义达不是很相信九岁皇帝能有什么雄才大略,但就冲他派人出使日本一事也可知晓,此人并非一无是处,因为这毕竟是清朝首次派遣官员赴日,自明以后中日之间就没有了以往那样紧密的联系,此次可以结识清廷的重要人物也可算自己实来运转。
”贤弟,你可在此小住几日,我现在就差人向江户的德川将军转达你此次的来意,希望而却步贵我两国能有一个很好的开始,这个自然,随后两人相互举杯祝福似乎一切都在顺利的演绎着和谐的乐章。 江户是德川幕府的老巢,自从德川家康成为首任将军以来已经经历了200余年的德川幕府此时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自黑船事件后幕府的统治就变得极不稳定,因此德川庆喜将军闻知清廷特使的到来,虽极为惊讶,但还是在自己的处所接见了这位邻国的贵客,鄂托也打量着眼前的这位日本实际掌权者,黑瘦的皮肤无神的双眼,略显无力的四肢烘托出了一个末代诸候的全貌。 “将军阁下,本使此次前来是为了清日两国的贸易问题特地与将军阁下商谈。” “清使客气了,清日两国有着很友好的交往历史,而且贵国与我邦有着最好关系的国家,且两国贸易不断,不知贵使为何特地跑来商谈贸易问题岂不是多此一举,鄂托从德川的温和语气中察觉出其对贸易并不是很感兴趣,就如同他们是被迫开国一样,鄂托来之前已被同治皇帝恶补了日本史,对日本的现状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对德川庆喜的态度并不奇怪。 “将军阁下,本使此次所商谈的贸易并不同以往的商品而是有大宗的商品贸易,” “哦,那究竟是什么大宗商品呢?” “是枪炮和资源,当然这些需要贵国用白银来买” 将军听到此把脸一沉,“如果是枪炮的话,我国大可从西方国家进口并不需要从贵国进口呀,” “将军此言差矣,泰西之国虽武器精良但终不会把最好之武器卖与日本,况贵国与泰西诸均有嫌隙,若大量采购则会引起国民议论,我朝与贵国情况相同也受泰西之国盘剥已久,虽未酿大祸但亦侵害日深,两国应携手共御外敌。” 德川庆喜不是没考虑过与清联合,但根据到上海考察归国的人带回的消息说,清国已无再振作之可能,上海虽为清国之地,但其地实为泰西人所掌控,但从另一方面讲一个九岁顽童就能亲政这件事看,清国可能会发生大的变动,但清国的制造能力如何自己却并不知晓,鄂托看出了他的疑虑对其说:“我在来时特地带了两支我朝新研制的火枪,以备将军品鉴,德川庆喜让人取来了鄂托带来的枪械,在手中反复把玩,至少在外形工艺上与西方货相差无几,随后又让身边武士将两支枪带出屋内到室外去进行更进一步的测试,不多时,回来向德川耳语,德川听后喜上眉梢,说”贵国制造枪械的技术真是一流,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先向贵国订购一万支如何,” “将军太爽快了,那就一言为定,另外我们皇上希望多用茶叶和丝绸来交换贵国的银锭,这也是因为我朝普遍敌视泰西之国,不肯与其交易过甚,但清日两国兄弟之邦,可以在以前的基础上加大贸易,互通有无,德川庆喜频频点头,希望以此加强清日合作来有效抵制国内的开国派,不过这正中了阴险的同治的计了,同治此次派人东来就是为了借机武装德川幕府使其有足够的力量牵制国内开国派势力的抬头,使其幕府统治日渐稳定,这样同治就可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料理内政,专心应对北极熊(沙俄),但他没想到的是北边的沙俄此时正屯积重兵窥视着西北的新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