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狼狈为jianian (第2/2页)
人一直跟着他。 在刘氏赶往开封府上告的时候,章如海一案有了新的变化,竟然对凶案供认不讳,当堂画押,县令眉开眼笑,判了一个秋后问斩的死罪。之后,马不停蹄的把卷宗上报开封府定夺,等待秋决。 刘氏那里知道这些,她还在去开封府的路上,两条腿可不比上骏马飞奔,一百多里的路程,走了两天一夜。 清朝的律法也沿袭了前朝的一些做法,民告官历来都是大事,无论输赢,都要被治罪。最悲惨的是还没有陈述冤情呢,就要先赏三十大板子,或者滚钉板,真可谓九死一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古圣王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官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治理天下的臂膀。一方面鼓励百姓监督官员,另一方面也防止百姓不知轻重,任意诬告,所以才有了这种不近情理的刑罚。 刘氏满怀希望而来,也做好了滚钉板的准备,就是死也要让他们为弟弟翻案申冤,敲响开封府的鸣冤鼓,按律闯那鬼门关。可是,她那里知道,知府大老爷和中牟县令一个腔调,因证据不足而不加理会,并且告知其弟已经认罪,秋后处斩的判决已经上呈刑部了。 突然闻听此噩耗,如同晴天霹雳,把刘氏的精神完全打垮了,跌跌撞撞的出了知府大堂,泪如雨下,大喊苍天不公。路人见状,好心人上前扶一把,胆小的急忙躲避,也许他们司空见惯多了,对这些申冤者的遭遇已经麻木了。 她迷茫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弟弟为什么会认罪画押?到底是出于自愿还是屈打成招?自己该怎么办?满身伤痕的她不知何去何从,漫无边际的瞎走,不知过了多久,竟然走到城外的一处山神庙晕倒了。
“唉!真是难为她了!” “少爷,您要是认为她是冤枉的,那就下道圣旨让他们彻查就是,何必这么大费周章。”说话间,从庙外走进三人,正是李书星他们,竟然一路跟到这里。 要是让百姓得知,一个皇帝为了升斗小民,竟然不辞辛劳的跟着了解案情,恐怕天下没有人会相信。 李书星道:“绝不能那样做,倒要看看这些官吏怎么鱼rou百姓,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 格图道:“根据这几天的跟踪调查,她弟弟的案子应该是冤案,而且和钱家公子脱不了干系。” 李书星问道:“怎么又出来一个钱公子,他怎么了?” 格图道:“也是刚探知的消息,钱公子是鲁家小姐的表哥,就在刘氏去鲁府的那一天,和刘氏有些不愉快。之后,他去花楼见了一个人,后来才知道那人是县衙的师爷,密谈了很久。” 李书星道:“难怪章如海这么快就招供了,其中一定有什么阴谋,也许和他的难言之隐有关。想要平反昭雪,必须拿出有力的证据,你马上派人向鲁府那里了解情况,特别是这位钱公子。” 格图对他惟命是从,说道:“遵命,就是他有几根头发,也会查个一清二楚,少爷,时候不早了,我们赶快回去吧。” 李书星微服私访出来,就是要看到真实情况,碰上这么一件案子,正好彻底了解一下清朝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机构。只是,让一个弱女子来当“诱饵”,有些于心不忍,而他自己学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格图边走边说,把探查到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有县太爷的,有鲁家的,也有钱家的,统统摸了一遍。李书星坐在车上假寐,脑子却转的飞快,一面分析案情,一面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到目前为止,与此案相关的所有人,只有这个钱公子身上的疑点多,也是因为他的举动,才导致案情急剧恶化。特别是钱无忧探监后,章如海立刻就认罪了,县官急忙升堂断案,巴不得早一天结案。 由此可见,章如海本人更是一个关键,有必要去见见这个死囚,希望能从他身上找出证据。李书星打定主意,心神顿时松懈下来,悠悠荡荡的马车,像一个摇篮,令人昏昏欲睡,李书星很快就进了梦想。 中牟县县令还真是会打算盘,再有半个月,秋收就要完成,而处斩章如海的日子也越来越近。能不能救他一命,就看未来几天的努力了,希望有所突破,也不枉费这一段时间的奔波。 ------------------------------------------------------ 抱歉!今日一更,日后补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