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暗流涌动 (第2/2页)
爱,多些怜惜。 主这么一弄,李书星一时还真不好再申斥,叹道:“起来吧。” 高云郡主破涕为笑,在太监服侍下坐到对面,眼睛不断偷瞄,欲语还休,拿着筷子动也不动。 李书星摇头道:“不就是想出去走走吗?朕也闷了,用过后一道走吧。” 高云兴奋的差点没跳起来,要不是喜欢皇上,打死她都不愿意入宫。她是草原上的一匹胭脂马,习惯那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广袤无垠的草地。迎着清新的空气,放马疾奔,尽情释放。 “太好了,臣妾以茶代酒,谢谢皇上。” 见她如此高兴,李书星很欣慰,反正午后没有什么要务处理,正好去城里转转,看看百姓的生活状态。皇帝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皇宫,所有的日常活动也都是在皇宫里面,特定的时间才到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居住。皇帝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一般通过大臣的奏折和口述了解天下,很难看到民间的真实情况,成为天下最容易糊弄的人。 在大约下午两点到五点之间,皇帝一般是吟诗作画,或陪同嫔妃看戏、听乐等娱乐。清代皇室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很多幼年即位的皇帝更要勤于学习,这当中包括各种艺术。 如少年康熙帝要学习各种语言、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雍正、乾隆皇帝也都习得一手好书法。皇帝每天安排娱乐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琴棋书画、花鸟鱼虫、欣赏文物古玩、放风筝等等。康熙喜爱音乐和外国音乐,乾隆喜爱书画、品鉴古董,这些都是皇帝娱乐的项目。
李书星也是如此,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多,爱好更是广泛,除了以上的嗜好外,还热衷于琢磨西方的一些新玩意。当然了,也会趁机去宫外走走,了解民情,洞察疾苦,看看自己的政策法令执行的如何。 不久,两人带着几个随从悄悄走出西华门,漫步在京城的街道上,内城很清静,这和李书星的政策有关,大部分旗人被强令迁出,只留下空荡荡的房子。以前内城住有六十多万八旗子弟,现在可好,一下子清理掉五成,简直成了空城,能不清静吗? 高云郡主骑在马上,兴奋道:“爷,我们去天桥看看吧,听说那里热闹的很,” 李书星很乐意,平民都住在外城,只有深入民间,才能清楚的了解那里的疾苦,赞同道:“也好,今天就如你所愿。” 这个时节,春暖花开,生机盎然,天桥一带更是热闹非凡,耍龙舞狮,说书唱戏,京城的人们并不因为江南闹匪而恐慌。李书星很欣慰,在这关键时期,京畿的安稳最重要,太平军不可怕,帝国列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民心,只要民心不失,天下还是他的。 今天最热闹的要数那条上下翻飞的巨龙了,走在前面的一人,高举着一个巨球,作为引导。龙首做抢球动作,游走飞动,或跳或蹲,或进或退,如行云布雨,似翻江倒海,精彩万分,赢得一阵阵喝彩。 高云郡主咯咯笑个不停,拉着李书星指指点点,十分开心,突然,人群中一阵sao乱,四散开来。只见人流左右分开,显出一具血淋淋的尸体,死相极惨,一刀割喉,鲜血汩汩直冒。很明显,这是谋杀,绝不是简单的冲突,凶手的来历也不简单,是专门吃这碗饭的。 李书星看在眼里,怒在心里,若是以前,当街死个人不算什么,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自从他登基以来,十分重视京城的治安,警察体系建立最早,也最完善,想不到还发生这么恶劣的事件,简直是在打他的脸。 越想越气,这肖云龙干什么吃的,此事虽小,影响颇深,非严惩不可。高云郡主也是玲珑心,看着他脸色铁青,眉心紧蹙,知道他心里不痛快。上前握住李书星的手,轻轻安抚着,慢慢离开了现场。 人群中闪出一道慑人的目光,注视着一切,一直等到官府的人来了,才消失在人流里。 华灯初上,内城一所大院子里,寂静的有点怕人,暗室内有两个人在低声交谈着。 “解决了?” “干净利索,没人注意。” “那就好,现在是关键时刻,绝不能出半点差错。你们主子也太不小心,如此重要的人物,怎么就让他轻易跑了呢,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哼!” 一阵沉默后,又说道:“好了,你明天一早就回去,一切按计划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