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十万大军奈我何(1) (第2/2页)
帝在使离间之计,希望杨奉早作准备尽快活捉皇帝,一面大军初到尚不稳定之时被皇帝所趁。 杨奉自然嘉奖韩暹一番,然后声称自己绝不相信皇帝信上所说的事情,相信韩暹不会出卖黄巾军。只是,韩暹听了杨奉的嘉奖心头却不是滋味,总是觉得杨奉不可能这么信任自己,以前两人就不是很和睦,现在多了皇帝一封书信只怕杨奉对自己的芥蒂更深了。 然后,傍晚时分,韩暹收到了第二封黄绸书信。 信中大意如此:韩暹你一直跟杨奉不合,如今朕写了第一封信给你,肯定不止你一人看过,消息是封不住的,杨奉定然也知道,他能不怀疑你?就算杨奉聪明不怀疑你,但你和他本来就有嫌隙,而且杨奉这人野心极大,只要朕被他抓了,你的下场比朕还要凄惨,他定然那那封信为借口杀了你,这一点不用朕多说,你想必也清楚。杨奉当然知道你不可能和朕有勾结,但你在黄巾中对他的威胁不可谓不小,他要杀你很正常,只要你再也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便是你的死期。现在你有两条路可选,一把信给杨奉,杨奉自然清楚你是清白的,但是日后难免杨奉会拿出这些信作为对付你的借口,就算你不死也会被杨奉抓住把柄一辈子不能翻身。二,把朕放出去,朕大军已经集结完毕正在往北开进,加上你的帮助定然会打破杨奉军,到时候你就是逆势救主的英雄,高官厚爵自不在话下,至于到底怎么选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封信韩暹看得冷汗连连,大冬天的硬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韩暹看完后把黄绸裹成一卷放到一边,思量半晌,然后吩咐亲兵把信送往杨奉帐中,亲兵刚要出帐篷又被韩暹叫了回来,最后最后,那封信还是没有送出去,而是被韩暹烧成了灰烬。
吃过晚饭,韩暹再次收到一封黄绸,这封信就简单多了,内容是说皇帝今夜要走韩暹驻军两侧突围,希望韩暹派兵占据有利地形抵挡住左右两路兵马掩护皇帝通行。 韩暹这次想也没想就把黄绸送往了杨奉军中,然后派兵出大营两侧,死死扼住两侧通道。 可是韩暹等来的却不是杨奉的嘉奖,而是让人深思的疑问,杨奉问了个很精辟的问题,他听说皇帝前后共送了三封信给韩暹,而韩暹却只送了两封信给杨奉,如果韩暹将军觉得方便的话不妨把另外一封信也交给他斟酌斟酌,杨奉说得委婉,说怕皇帝有什么阴谋,要看看那些信,找谋臣们合计合计,而事实上韩暹哪里不知道杨奉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而且自己刚刚出兵大营两侧,颇有些扼住咽喉放任皇帝突围抵挡杨奉两翼兵马的意味。 韩暹苦恼,这就叫作茧自缚啊,自己如果没有烧掉那封信倒是可以交出来,但是那封信已经成灰如何还拿得出来?就算真给杨奉看了那封信杨奉还不是得更怀疑自己?就算杨奉不怀疑,那封信上皇帝提出的那些恶毒手段杨奉定然就会有样学样,只要他胜利了,自己日后的下场肯定跟皇帝信里说的没两样,想到这里,韩暹信里冒出个想法跟皇帝合作?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就被韩暹压了回去,自己是黄巾出身,干的就是造反的事儿,皇帝能饶了自己? 韩暹左思右想不得安睡,索性不睡了,穿着盔甲出了营帐,皇帝说今夜要突围,虽然十之八九不可信,但也要做好万全之策,他准备去巡视布防在大营左右路口上的兵马,虽然杨奉怀疑他这样做的目的,但如果不这样做,皇帝真跑了拿自己就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什么叫矛盾,这就叫矛盾。 韩暹一面不认为杨奉会相信自己,一方面有不敢公然叛离杨奉与虎落平阳的小皇帝联手,尤其还害怕杨奉秋后算账,正是天人交战,这小皇帝真是狡诈,他深知自己与杨奉不合,且又知道自己不敢把第二封信给杨奉知道,所以才出此毒计,真是恶毒。 就在杨奉夜巡大营的时候,确是收到第四封来自小皇帝的信,照样是一卷令人作吐的黄绸…… 黄绸上如是写道: 今夜朕偶感微恙,想来是骑马奔波太久痔疮犯了,今夜就先不突围了,明儿个再联络,韩将军早睡。 信后还有几个杨奉看不懂的字符:goodbye,fucku.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