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1/2页)
吴骥的谋划真的是太惊人了,就是王韶当初也是费了老大功夫,方才消化掉,还是吴模当面剖析。【如今,宋神宗和王安石如此震惊,是在意料之中。 “咕咕!”宋神宗喉头发出一阵异响,处于石化状态。 过了老半天,宋神宗这才清醒过来,抚着额头,入手的是汗水,打量着王韶道:“王韶,你说吴骥只是胆子大,他的胆子岂止是大?简直就是胆大包天!你瞧瞧,联听了这谋划,就惊出了一头汗水。” “是呀!太惊人了!”王安石也反应过来了,擦了一把冷汗。 “官家,就是臣当初听到这话,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王韶一点也没有隐瞒道:“经过吴都指挥的剖析,臣不得不说,此计虽然惊天,却是不错的谋划,一旦成功,大宋收复燕云之地的希望大增。即使不能收回,也会让辽国的实力大损,在十年时间内,不可能恢复。” 宋神宗不住点头,猛的抬起头来,死盯着王韶,恨恨的问道:“王韶,给联老实说,是不是吴模要你这么做的?你们两个乱臣贼子,竟然算计联?哼!” 帝王给臣子算计了,着实让人着恼,换作谁都会恼恨不已,宋神宗的反应在预料之中。 “官家,吴都指挥说,这谋划能否成功,不在边关,而在朝中。尤其是官家是否有决心,干到底。至于如何说,全是臣的主意,与吴都指挥无关。”王韶如实回答。 在计议时,吴骥就意识到了,这计策能否实行,关键就在宋神宗的态度,若他能顶住朝中压力”一切好说。若是他顶不住,半道而废,或者乱指挥,那么,一切都是妄想。 “不管怎生说,你两个乱臣贼子算计联,联决不轻饶!”宋神宗越想越是着恼。 就在宋神宗恼怒之际,王安石来解围了:“呵呵!臣恭官家,贺喜官家!” “介甫,你莫要为两个乱臣贼子说好话,联非得收拾他们两个不可。”宋神宗的恼恨之意一点没减少。 “官家,请容臣一言。”王安石接着往下说,道:“观古今,凡有此种事,必有天大的功劳,官家,一件天大的功劳就要出现了。” “哦!还有这种说法?”王安石的活着引人好奇”宋神宗打量着王安石。【 王安石微微一笑,道:“官家若是不信,联举两个例子,便知分晓。” 宋神宗轻轻点头。 “商鞍入泰,三见孝公,第一次第二次都是说以大话,孝公以为商鞅无真才实学,只会磨嘴皮子,对他很没好感。实则不知,商鞍是为坚定孝公心志。”王安石博古通今之人,引经据典正是其所长:“商鞍第三次见到孝公,知其变法心志已坚定,便献强秦九策,孝公大喜,命商鞍变法,秦国由是变强,奠定王业之基。” 商鞍变法,影响深远,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其变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他为了坚定泰孝公变法的心志,三次见泰孝公,头两次说以所谓的帝王之术,实则是假大空,说得是天花乱坠,却没有一条实用。 直到第三次见到泰孝公,这才上“强泰九策。”这是具体的措施,条条针对泰国的现状,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泰孝公大喜过望,才有商鞍变法之事。 这是千古美谈,宋神宗脸色稍雾:“嗯!” 王安石知道见效了,接着道:“第二件,是范睢见泰昭王。泰昭王三问范睢,范睢三缄其口,闭口不言,为的是坚定泰昭王的心志。最后才有去华阳,逐接侯之事,更有“远交近攻,的奇策。” 范睢本是魏国人,给逼走,来到泰国,根据泰国的现状,给泰昭王写了一道奏章。泰昭王很是动心,派人把范睢找来,向范睢问计。范睢闭口不言,直到泰昭王跪下请教,范睢这才说出他的计较,归结到底,就是把泰昭王的亲威华阳君、接侯逐出朝堂,因为两人控制了朝政,秦昭王给架空了。 范睢还给秦昭王献了一条奇计:远交近攻,这是留传千古的奇计。 这两件事虽然让帝王难堪,可是,其效果却是非常之好,这是千古美谈。宋神宗的脸色好看多了,打量着王安石道:“介甫,没瞧出来,你还是一个不错的说客,深通纵横之道。那你说说,联的奇功在哪里?” “呵呵!”王安石笑着道:“官家,以您之英明,不会不知道吧?这无需臣来说了。” “嗯!”宋神宗走到图前,指着涿州道:“若是涿州为大宋攻占,那么,大宋就剑指幽州了,接着出兵幽州,很可能拿下来。拿下幽州,也就等于是拿回了燕云之地。即使不能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