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扬三国_第二章 冠礼,笄礼,定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冠礼,笄礼,定亲 (第2/2页)

之人。

    行礼前需焚香沐浴,须斋戒三日,当然了,虽是硬性规定,却没有几人遵守,三日不食,到时还不把人饿得头昏眼花,哪里还有力气行冠礼。

    一向随和的马钧,竟然对鬼神的迷信程度远超他人,监督甚严,不得已朱魁和淑淑儿只能粗茶淡饭三日,终于迎来吉日。

    清早,下人们将礼仪器具准备妥当,朱魁率先身着冠服,披着长发踏步行出,古时候男前女后,冠礼完才轮到笄礼。

    大厅里大摆筵席,坐满了大袖翩翩的宾客,有高雄,甘宁周泰,王忠高乙等高家原班人马,还有赵半城父女,陆纤,张纮等相熟望族,收到朱魁的要求,也都来参加。

    大堂上,朱魁先是向众宾客一一行礼后,回身面对父母亲,稳稳跪坐蒲席,先行跪拜之礼,示意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接着马钧亲自为朱魁梳头,并盘在头上,同时用专门束发的帛带固定好。之后从下人手中捧过黑麻布制作的缁布冠,套在头上。

    回过头对着满堂宾客,致祝词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大意是今天乃吉庆之日,首为你加冠,希望你摒弃孩童之脾气,谨慎修养成人之品德,祝你高寿吉祥,大增洪福。

    朱魁起身恭谢,转身入侧室更衣,这一次换上的是白袍白履,回来后坐回原位,马钧为他去缁布冠,重新梳理头发。

    第二次加冠是皮弁,皮弁类似后代的瓜皮帽,皮块相接处镶着五彩玉石。这种冠通常是臣子上朝时所戴,其目的是希望受冠者以后能事君、勤政、恤民。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朱魁再谢,随后再此更衣,最后一次加冠。

    爵弁,此冠是上古祭祀时所用,在于让受冠者能敬事神明。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朱魁三拜,最后就是表字一道程序了,一般冠礼后表字是父、师等长辈所取,朱老实大字不识,本欲请教马钧等有学问的人,不过朱魁他自己早就想了一个,他转述给自己阿爹,那天依着说出来就好。

    字“怀明”,其意乃是怀抱国家昌盛开明之愿。

    跟父母行完礼后,依次是大哥朱猛,最后换回常服,带上冠帽下堂接见宾客。同时等待淑淑儿的笄礼。

    不一会淑淑儿沐浴完毕,换好采衣采履,款款而出,一改先前男装之风,小姑娘大感不适应。高雄上前带着女儿跟宾客一一行礼,坐到方才朱老实坐位置上,一跪一坐。

    笄礼开始,马钧先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贺词与冠礼相差不多,三加三拜。

    赞者为淑淑儿梳头之人,马钧点中张纮之妻李氏,为淑淑儿梳起长发加上发笄,最后拜谢父亲,是为一拜一加。

    回房更曲裾深衣后,再回厅堂,取下笄簪,改插发钗,再行正规拜礼,是为二拜二加。

    三拜三加,淑淑儿穿着大袖长裙礼服,李氏再次给其换上钗冠,行正规拜礼。最后淑淑儿接过李氏递来的醴酒,面向正宾,行礼而尽。马钧最后祝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礼毕之后,朱老实和高雄当众宣布两家结亲之事,这个消息毫无惊讶,众人早就明了。

    朱魁拉着淑淑儿的手四处敬酒,半轮下来,淑淑儿已经不胜酒力,回到女眷席位上。

    一应宾客拜见完毕,朱魁行向相交好友。

    “大哥,恭喜了。”甘宁和周泰抱拳恭贺道。

    “二弟也你快了,来年你也要行冠礼了。”朱魁呵呵一笑。

    “那请大哥先为二哥和我先行表字,不知是否可以”甘宁知道朱魁的表字是自己取的,他觉怀明二字很好,而且在他眼里自己结义大哥更是天下第一有学问的人,请他取字,准没错。

    “丈人与马先生都在,他们都是长辈,何不然他们为你表字,毕竟长者为先。”朱魁略作推辞,表示尊重。

    “大当家和马军师不会介意的,小郎君就帮你两位义弟表个字吧。”

    说话之人是高乙,两年时间,原本小小贼兵、县兵已经是名震江东六郡的大镖头,为江南中小商行托运货品,只是北方大乱,使进军北方暂时耽搁。

    不过高乙绿林气息很重,两年多过去了,依旧不改对高雄和马钧的称呼,左口大当家,右口马军师的称呼着,怎么改都改不了。

    “高乙说的对,你既是人家结义大哥,就比我等更加适合为他们表字。”马钧和高雄两人连襟走来,笑着说着,我这军师和师傅弃权了,你这结义大哥就最大了,该你来取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