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旨意 (第1/2页)
刘宏这一番话,到跟几年前朱魁猜测那般,深深顾及党人那庞大的势力,皇权亦无可奈何,可以说从光武帝刘秀死后,皇权就从未凌驾于党人之上过。 党人者,世家也,世家的忧患,已经引起皇帝的重视,从唐周的口供中,就指出许多世家都跟太平道有所牵连。这在刘宏看来这些世家就算没有资助,也有藏贼欺君之罪。 “陛下之心,老奴省的,烦请陛下不言颓废之话!那么奴婢就是吃再大的亏,也足以自豪!” 张让说着说着便跪了下去,声泪俱下。 刘宏亲手扶起张让,安慰道:“这只是朕真心话,不必如此大动干戈!你我虽是主仆,但是胜似仲父。” “嗯。党锢解也就解了,黄巾平定后,倒要考虑如何遏制党人,以后让父不妨多加留意那些有能力和胆识的寒门之子,来为朕效力!”刘宏考虑一番,吩咐道,他虽然昏聩好色好财,但对于自己的刘家江山还是很重视的,可以说,刘宏一生昏聩,但他的皇权终他一生从没旁落过。 便在这时,小黄门突然通报,颍川急件。 “奴婢参见陛下!”赵忠趋步上前,觐见灵帝刘宏,随后又对张让投一安心的眼神。 “颍川急件,所为何来?快快呈上。”刘宏伸出手来,急急问道,比较自家江山,激动那是理所应当。 赵忠从袖中摸出一奏疏,恭敬递上:“这是右中郎将朱儁,上奏的颍川战报,言及长社大捷,聚而歼之,贼首波才被擒,其余反贼或降或死,几无逃脱。” “此话当真。” 灵帝刘宏迅速接过奏疏,大略通读一遍道:“好个朱公伟,果然不负朕望,此颍川、豫州无忧矣,中原一带算是平定了。” 遂又问道:“这里说贼首波才押解进京,现在何处?” “回禀陛下,已经打入廷尉大牢,等候陛下处置。” “嗯,着廷尉将波贼游街三日,后处五马分尸之极刑。” 一股戾气从刘宏口中并发出来,显然波才兵寇颍川,吓坏了他,明显的在泄愤。 好一会,刘宏平静下来,慢慢问着:“捷报,朝廷诸公可已知晓?” 赵忠谄媚的说道:“应该还要迟些,陛下令奴婢在尚书台等候消息,是以捷报刚来,就被奴婢带到内廷,所以雒阳城里,陛下是第一个看捷报之人。” “嗯。”点了点头,刘宏再一次认真阅读起来,不一会,笑道:“好个入敌营,烧敌粮,擒敌首,迫敌降。真是少年英杰,让父、赵忠你们两个也来看看,这朱公伟要为两个年轻小将表功,第一个乃吴郡义士孙坚,字文台,年不过二十多许,勇挚刚毅,战必争先,常置生死于度外,斩杀蚁贼、渠帅不以数计,表为破虏将军。” “第二个就是火烧长社,擒波才的秣陵少年朱魁,字怀明,年二十岁,允文允武,将帅之才,表为威虏将军。” 赵忠和张让一同拿过奏疏,一同上下读过,相视一眼,后那张让先说到:“此二人虽有功劳,但陛下,如此会不会快了些,虽只是比三千石的杂号将军,二十岁的年龄恐不服众。” “党人就是这般得寸进尺,党锢刚解,就为这个为那个请功表官职。”张让话音一落,那赵忠就迫不及待谗言道,或许由于自己是阉人的关系,对身体正常的大臣将军,心底无比的敌视。 刘宏笑了笑,这赵忠就是不如张让稳妥,太过浮躁,正要再说些什么。 又一宦官模样哭天喊地的闯了过来。 “陛下,陛下,那卢植好生无礼,欺负奴婢啊。” “咦,是左丰,是他回来。”张让一眼认出来人,对着刘宏说道。接着便起身走了过去,呵斥着:“左丰,陛下在此,安敢如此哭闹。” 张让掐了下对方的脖子,就拉着左丰一起跪坐了下来,一副带头大哥的口吻问道,“有什么事,好好跟陛下说。” 左丰慢慢擦干眼角的泪珠,带着一些呛声伏在刘宏面前说着:“陛下,那卢植匹夫蛮横无理,当面说奴婢是无根竖子,奴婢虽是残疾之人,但也是代表陛下而往广宗,他骂奴婢,不正是辱及陛下么,又言陛下昏庸唆使我等奴婢祸国乱政,黄巾之罪在我等十人,在之陛下。” “陛下,那卢植匹夫若仅羞辱奴婢那也就罢了,怒板凳残疾之人,早也就无所谓了,但陛下乃圣明天子,岂是卢植匹夫可以论述。呜呜呜。” 说着说着,左丰又哭了起来,似是在为刘宏抱不平。 灵帝刘宏听后,脸色一沉,缓声说道:“那现在冀北形式如何?” 他心中虽然气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