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早朝 (第1/2页)
朱魁点了点头:“知道就好。” 转向戏志才,想起举荐一事,说道:“先生,魁知你一直心存大志,满腹经纶,却难以施展,今日在圣上面前魁举荐先生,陛下已经答应下次接见先生,望先生可以把握机会。” “将军!”戏志才一下站直身体,行了一谢礼,“将军厚恩,志才永不敢忘。” “诶!”朱魁连忙上前抓住他的双手,说着:“先生不必如此,你我多日相处,早已是知交好友不是么?” “将军高义,志才不如也!” “过谦了!先生。” 翌日,早朝。 众臣并未等候多久,一身帝王冕服的灵帝乘舆而来,礼官太监大声叫喊着:“陛下驾到,众臣早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千篇一律的口号和礼仪过后,党人一方先行发难,太尉杨赐率先而出,参奏董卓兵败之罪,十常侍张让失察之罪,北中郎将卢植当无罪释放。 一连好大串控罪与求情,太尉杨赐一口气流利的说了出来,显然早早已经背记于心。 接着就是又是一连串张让等宦官一党的反击。 见朝堂上又吵了起来,司徒袁隗站了出来,启奏道:“陛下,既然早前说好,召平定南阳黄巾的领将朱魁,以外将身份来评断有罪无罪,以为公正,如今既然他已入京,何不宣他进殿。” 昨日朝会,虽然刘宏已累了为名,提早退朝,而且私下先是朝见了朱魁,这些袁隗都有得报,但是袁绍见过朱魁一面,透露过自己党人一方的意思,而且通过简单的谈话,言及这个朱魁是聪明人,他明白自己该如何站位,该怎么做。 灵帝刘宏一挥长袖,点头道:“嗯,朕是这么说过,那就宣他上殿吧。” “宣,威虏将军朱魁上殿!”殿外太监一个个尖声相传。 不一会,朱魁就进得殿中,在众多公卿的双目下,伏地应道:“臣朱魁拜见吾皇。” 灵帝刘宏伸手示意平身,说着:“爱卿请起,此番让你进京,是因为你熟悉黄巾,有你做公正,说给诸公听听,这卢植、董卓、张让可有罪?” “是,陛下。”朱魁应声而起,随后昂首挺胸,环视了一眼这个德阳大殿,肃穆着人,人人都看不出他内心想着什么,紧接着就听到他缓缓说道:“臣认为卢植无罪,董卓有罪,张让有罪。还请陛下圣裁!” 十二个字,两种不同的脸色,诸公无不笑颜看着对面的宦官,就差没有弹冠相庆。 而十常侍等太监们,苦拉着脸,其中以张让最甚,心中只骂朱魁言而无信,感叹自己怎么就这么轻易上了对方的当。 不等朝堂诸公一一给张让定下刑法,灵帝刘宏抢先宣布他的旨意:“北中郎将卢植并无携贼自重,然作战缓慢,却是辜负圣心,减死罪一等,复为尚书事。” “东中郎将董卓,兵败广宗,然胜败乃兵家常事,除去中郎将一职,复为河东太守,以钱赎罪。” “中常侍张让,失察有罪,罚俸一年,同以钱赎罪。” 灵帝话一毕,众人哗然,这决定就是要免去三人所有功过,风轻云淡低调处理。灵帝心中自有算盘,他知道卢植家中无钱,就是有钱也不会买罪,所幸就免了,张让和董卓都是家有万贯之辈,倒是可以拔些有油水出来。 这些都是他听朱魁解说后,既然几人都没什么滔天大罪,那就不如换点钱来的实惠,要知这次黄巾叛乱,他的内帑空了许多。 以袁隗为首的党人,一听以为是皇帝财迷病又犯了,连忙劝说道:“国之大罪,岂可以钱财为赦,还请陛下收回成命,重定张让、董卓之罪。” “国之大罪?袁司徒此言过了。”至尊席上的刘宏摇了摇头,慢条斯理的将朱魁昨日分析之言,一一说出。 “袁司徒以为如何?” 刘宏看了看堂下袁隗几人交换了眼色,还想继续反驳,心中不喜,脸色一下差了下来。 这时,大将军何进,出行启奏道:“陛下圣明,张让虽有罪,但功过相抵,以中常侍大人之家资,可大大补上广宗大军的粮饷。” 见何进突然为张让求情,党人为无一不变色,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