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九章 凤兮凤兮 (第2/3页)
毛小念一旁轻声劝慰。可是却无法一止鲨泪水流祸 “取琴来!” 他突然间一声吩咐。 毛小念等人手忙脚乱,捧来一部古琴。 跪坐在坟冢前。言庆手按琴弦。他闭上眼睛,许久之后。突然手指轻轻一动,只听铮的一声,坟前立时鸦雀无声。 言庆的琴,并不算高明。 不过作为名士。琴棋书画,却是必修之课。调取的韵节,李言庆随着音律。忽而悲,忽而喜,半晌后他仰天悲歌。 悲来乎,悲来乎,诸君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毕。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们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鹅公子沉寂半载。自之后,似又有新诗篇。言庆自顾自唱,思绪信马由缰。恍若进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境界。在这种时候,没有人敢低声交谈,甚至连呼吸,都变得轻缓。 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狐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 的音律,言庆又唱。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之尔斯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一旁,颜相时、郑仁基、徐世绩、房玄龄一个个不禁色变。如果说前面的悲来乎,还只能说是言庆对于生死的看法,那么如今这几句笑矣乎,不免有抨击时政的味道。巧言金色,阿谀奉承可至青云之上,这世上的人,只怕更愿意效仿苏秦张仪之流,而不愿守那孔孟之道。 清流名士,多为儒生,不免心生感怀。 琴声又复归,歌声又显悲枪。 悲来乎,悲来乎!凤凰不至河无图,微子去之箕子奴。 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言庆似乎在感怀。他运道凄苦。然则古琴韵节一转。有变成,歌声苍苍冷冷。如回鸣在崇陵深谷,震得梁尘欲飞。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sao是人读。 颜相时房玄龄神情顿时凝重:莫非言庆就此,生出遁世之心?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猛虎不看机上rou,洪炉不铸囊中锥。 言庆似已看破了尘世,唱罢之后,陡然大笑。那笑声张狂,竟令得坟冢前众人,噤若寒蝉。 悲来乎,悲来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千万乘小氏未必穷一经。 换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为儒生。 此时,这琴声已是卓然、深远的韵节。而那歌声,更使得坟前许多人,暗自点头。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言庆歌罢,徒然起身。将那古琴高高举起,摔在地上。 所有人顿时不知所措,茫然看着那满地碎琴,却是鸦雀无声。 房玄龄陡然道:“公子已然送客,我等何需再做俗人。去休去休,却寻处好地方,饮酒去!” 他拱手向言庆一礼,转身飘然而去。 颜相时等人。也纷纷离去。不片刻功夫,坟冢前只剩下言庆等人,静静看着言庆,一言不。 当晚,李言庆就居于坟旁搭建起的茅庐中。 从今天开始。他将在这里守孝三载。茅庐外,细腰和四眼匍匐在门前;茅庐后,则是一排小屋。 大约四五间。分别住着沈光、毛小念、雄阔海和阁棱。 家中自有马三宝苏烈打理,言庆也无需太过在意。皓月当空,言庆在茅庐前的门廊上闲散而坐,一个红泥小火炉,烹煮山泉。他细细磨碎茶叶,取一碗沸水,充入碗中。但见沸水冲绿抹,确如雨打飘蒋动。茶末在碗中翻滚。水汽蒸腾,茶香四溢,令人精神不禁为之一振。 忽而,四眼细腰起身狂吠。 言庆抬起头来。向黑暗中眺望过去。 “何方贵客,深夜登门? 即来了,就请品一碗香茗,滋味正浓。” 一队黑衣黑甲卫士,簇拥着一名千娇百媚的美妇,出现在茅庐外。她一身华服,手牵一名少年。在坟茔去先是微微一欠身,算作对死者行了丧礼。而后搏群舞动,莲步轻挪。 “李公子,却是好雅兴。” 李言庆就着***光亮,看到这美妇人之后,不由得吃了一惊。 他不认得眼前这名美妇人,可是却认得那些黑甲卫士,赫然是宫中千牛卫打扮。而这美妇人的衣装,也已说明了身份。即便言庆狂妄,却也不敢怠慢,连忙翻身跪地小民,叩见娘娘。” 美妇人带着少年,走上门廊。 有黑衣侍者铺上褥垫,让两人坐下。 “好茶。好雅兴!” 美妇人捧起一碗茶水,对身旁少年道:“侗儿,鹅公子烹茶之术,乃当世一绝,我们来的正好。” 这美妇人,正是萧皇后。 她抿了一口香茗,然后示意言庆起身。 李言庆安抚两头奏犬到身后卧下,有些疑惑的向萧皇后看去。 他实在不明白。这萧皇后突然前来,又是为的哪般?看她身旁少年,貌似网毅,可那眼中,却透着几分柔弱之气。 正奇怪时,他就听萧皇后说:“原来,本宫想召见于你。然则李卿今日一曲悲来乎。笑矣乎,却让本宫改变了主意。公子心中积郁,本宫自然理解。然则诗词中,却颇有失当之处,你可知该当何罪?” 言庆犹豫片刻。轻声道:“小民,知罪。” 萧皇后笑了。“李卿,无需紧张。本宫前来,也非是要问罪于你。 深夜造反,本宫却是别有请求。李卿,本宫只问你一句话,若本宫请你出山,你可愿否?” 李言庆愕然抬起头,看着萧皇后如花笑靥,又看了看坐在她身旁的 年。 刹那间,他明白了萧皇后的来意”一止鲨泪水流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