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六一、昔为幼虎今潜龙(四) (第1/2页)
“我要的不是铁器,而是矿石。”俞国振道:“我准备在新襄开炉冶铁,需得大量的矿石,你能不能我寻来矿石?” “俞公子……要铁矿石?”胡静水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俞公子那可就是在宝山而不知了?” “哦?” “小人方才说与佛山诸冶炼大家相善,倒不是诳骗公子,小人也曾想过给他们铁,故此得到一个消息,钦州便有铁矿。” 胡静水所说的钦州铁矿,便在后世的那丽镇与犀牛角镇,其中犀牛角镇的铁矿,甚至是钛铁矿,只是此时人并不知晓,将之统称铁石。这个消息让俞国振都觉得非常意外,黄顺是地人,也不知道钦州有铁矿,结果还是从海寇中救出的胡静水知道此事! 他原想的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海南石禄铁矿,亚洲最大的lù天铁矿,开采易品质高,储量足有四亿吨,品质达百分之五十以上,也就是说足够冶炼出两亿吨的钢铁,完全够华夏百年所用。但他也在常往来于琼州与钦州之间渔民打听过,却是谁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派人寻矿,也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发现。而且他也记得后世里,这座铁矿是日寇侵华时所开掘,从矿区到海边足有六十余公里,而且都是极难行的山路,所以,要真正彻底开改这一矿区,还得等待时机。 现在既然得知钦州有铁矿,那么这次海南之行就不必了。俞国振想到这里,笑着道:“你既然知道钦州有铁矿。当初何不开采?” “小人算了账,觉得开采不合算。运送到佛山去发卖,赚不了几个钱。”胡静水稍犹豫了一下:“想必俞公子不是了卖铁料而要铁矿。” “你当初是找了人去勘矿?”俞国振又问道:“能不能将这个勘矿师傅介绍与我。” “自然,那是自然!”胡静水心中大定,暗自偷乐起来,至少他这条xìng命是保住了。 俞国振自己也略微懂一些勘矿技术,至少一些常用的矿石,他都认识,从高岭土到玻璃石英砂,不至于还要去一一试验。不过在新襄附近。他没有看到什么石英砂。 俞国振向胡静水问了一些关于会安的情形,胡静水不敢隐瞒。知无不言,俞国振原就对会安有所了解,现在知道的就更加清楚了。 “此时安南势力三分,最弱者盘踞于高平受大明庇护的莫氏,其主通国公莫敬宽,其人虽颇有志向,奈何地狭人微,且其先人莫登庸篡国夺位。自缚于我大明。颇其国中士子不耻,若无我大明庇护,早已族灭矣。” “其余二势力南北并争。在其南者阮氏,其主阮福源,会安便在阮氏控制之下。” “在北者郑氏,其主名郑壮,奉黎维祺帝,实傀儡,一国权柄,尽在郑氏手中。” “郑莫之间,郑阮之间,连年大战,几无休止,故此民生凋蔽百姓困苦,虽是坐拥沃土,却千里荒废,无人耕作。故此,阮氏开会安阜,郑氏开兴安,与我大明商贸,招徕海客,坐收关赋,凡外来之船,按远近亲疏收取入港税,我大明广州来船,是每船入税三千贯,出税三百贯,澳门、日来船,入税四千贯,出税四百贯……一年税入,竟至数十万贯之众!” “阮氏之南,则是占城国,其国méng昧,好取活人之胆以沐浴,而华人之胆尤其上者。” 胡静水不愧是个极好奇的人物,他絮絮叨叨之中,将东南半岛沿海诸国形势向俞国振介绍了一番。有些事情,是俞国振前所未闻的,而且安南、广南、占城的混乱局面,也让俞国振心中微动,这其中可以利用cao作的空间,那可太大了。 就在这时,罗九河前来报道:“小官人,审问出结果了,他们果然是张大疤拉的余孽。另外……我们也已经找到了张大疤拉的窖藏,清点出来的数量,一共是三万七千余两。” 因俞国振的示意,罗九河在报告缴获时并没有回避胡静水,胡静水听得这个数字,眼前顿时一亮。 他耗尽积蓄四方借贷,这一船货也就是花了万把两银子,此行获利,可得一倍半左右,而俞公子只是扫dàng一个海寇的巢xué据点,便得了近四万两! 果然是杀人放火金腰带…… 他在心中暗自腹诽,面上却未曾流lù出来,他虽是好奇多事说话唠叨,却不是没心眼的蠢货。 “嗯,倒算是不虚此行……”俞国振哈哈笑了起来:“新襄之战的耗费,算是赚回来了!” 清理完毕之后,俞国振邀胡静水与他同舟,胡静水哪敢不从,上船之后,见这支船队向着东南行去。此时正值东北风季,向东南虽不是乘正风,却也算得上顺风,只是两天时间,他们便到了琼州岛。再沿岸航行了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