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七四、汉家自有霸王道(三) (第1/2页)
俞国振准备北遮,也必须北返虽然随着新襄寨的建立,他的根基重心正式转到了南方,但是,襄安和南直隶,仍然对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有一半人手,仍然留在了襄安,另外,南直隶是他的主要商品市场,换言之,是他的钱袋子。 但在北返之前,他要扫清后患,至少保证半年的时间里,周围任何一方势力,都无法对新襄寨构成太大的威胁。 “1小官人,广州来的消息,刘香老大败,刘香老、刘金等尽数沉海,李虎三下落不明。” 荀世禄恭敬地站在俞国振身前,将自己刚才收到的消息转呈上去。这是一个极好的消息,他看着俞国振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敬佩。 也唯有他们新襄寨之人,才知道俞国振在郑一官与刘香老之战中判演了什么样的角sè,郑一官与刘香老,这两位纵横大明海疆的大海寇头目,几乎就完全按照俞国振的安排在舞蹈。 “嗯?刘香老也特不禁打了些啊……郑一官损失如何?” “郑芝虎刘香老计擒淹死郑一官失一臂矣。” “郑芝虎……还是是歼了啊。”俞国振开始细细看自广州来的战报。 原的历史当中,应该是崇祯八年发生的虎门海战,因俞国振在新襄之战中极大地削弱了刘香老的实力而前,崇祯七年十月初六,郑芝龙的船队与刘香老的船队会战于虎门。此时刘香老退无可退,完全没有任何战略回旋余地,并且面临三面受敌的窘境:自北而来的是郑芝龙,自西北而来的是大明官兵,再加上自西海来的新襄渔政局水师。 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新襄渔政局水师已经被整合起来成了规模。水师除了向东不停地sāo扰刘香老的海域外,其中绝大多数船只都是在钦州湾、西海沿岸捕渔,以应新襄寨食用。 但现在出现了问题,此时西海里鱼类资源极丰富,大量收获来的鱼类,并无冷冻的储藏措施,最后又只能白白倒掉。 此,在距新襄寨东南处的钦江边,一座新的寨子已经开始建立,这座寨子的作用就是熬鱼脂制香皂。 这是后世高中二年级的化学内容,虽然没有烧碱,但草木灰可以勉强替代,而且此时也已经有了制肥皂球的技术,已经去世了的李时珍在中对此便有记载。只不过那种工艺需要大量的皂荚,因此成较大,而现在俞国振使用的只是近乎无成的鱼脂与草木灰,再加上一些他自己蒸馏出来的酒精、香料,成甚低廉。 俞国振估算了一下产量,日产五百块香皂绝无问题,而且既然建起了香皂工坊,牙粉、牙刷、皂盒这一系列产业,也就随之出现了。牙粉古已有之,对于喜好洁净的中华古人而言,不是什么新鲜物什,但俞国振稍稍改了些配方,使之气味更芬芳,除垢能力也更强。据说世上第一支猪鬃制的牙刷乃是大明孝宗皇帝所制,新襄制造的是木柄牙刷,样式参考了后世牙刷的模样,因此显得精巧可爱。 至于皂盒,与其说是皂盒,倒不如说是脂粉盒。简易木工车chuáng使得新襄在切割木器上速度极快,再加上标准化的生产线,因此,这和装载香皂、牙粉和牙刷三件套的小木盒,被拆分几个生产步骤,最后再女工组装于一起便是。 “既然刘香老势力也已经烟消云散,那么我可以前些时日北上,新襄这边,名义上国威兄长坐镇,九河,你和张正、将岸三人要好生……辅佐他。” 说这话的时候,荀世禄已经退下,站在俞国振面前的是罗九河。俞国振看了看罗九河,罗九河用力点头,表示明白他的意思。 “你手下的那些水师,他们的家人迁来之后,安置之事你要亲自过问,唯有如此,你才能得他们真心拥护,才能替我牢牢抓着这渔政局。俞大海和荀世禄,他们二人才能是有的,你也不要吝惜权力,只要咱们自己人,能够尽快熟悉海战,适当地放权给他们,是必须的。” “是,1小官人,你只管放心,海上这一块,我决不辜负小官人所托。” 对罗九问,俞国振还是相当信任,他嘴上虽然轻薄,做事却是稳重,这一点上,比起将岸要强。 “好,你出去将张正唤进来。”俞国振道。 不一会儿,张正来到他面前,俞国振没有说话,只是皱着眉,好一会儿之后,张正实在忍不住:“小官人,唤小人来,有事尽管吩咐就是!” “张正,确实有件事情,只可惜武崖不在此,若是叶武崖在,这事情交与他是最稳妥不过了。” 张正牙齿微微咬了一下,眼中射出不服气的光芒。他虽然是第二期的家卫少年,比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