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八三、千秋一道统(三) (第1/2页)
浴桶里蒸腾起来的水汽,模糊了人的视线,jī烈的水huā摆动声略略停息下来,好一会儿之后,柳如是近乎瘫软的声音传来:“奴……奴服shì小官人沐浴……” “你且歇歇吧,我不在的时候,定是没有继续锻炼,故此就这一丁点气力。” “哪里……哪里有,分明是小官人太折腾人儿……奴便是在那种……那种下贱的地方,也不曾听闻,有这许多折腾人的方法。” “不许那个,你总是记在心里!” “奴蒲柳之姿,得郎简拔,虽然如今……如今这样了,却总不可忘了,当初奴是多么凄凉。” “既是如此……那么,你就再拿身体来感jī我吧。” 又是一番折腾,俞国振这才神清气爽,虽然这种活儿也tǐng消耗体力,但对于俞国振来说,他缺的不是体力,而是压力过大,这种活,对于释放身体中过大的压力,是有极大帮助的。 当余bō终歇,柳如是紧紧将脸贴着俞国振的xiōng膛上,听着他心脏有力地跳动,满脸未褪的红晕中,她双眼能滴出水来。 “小官人,这半年来,奴cao持三刊,做得还不错哟。”她低声说道。 俞国振把她留在襄安而没有带去钦州,主要考虑有二,其一是她身体相对较弱,在钦州所有的基建都没有完成的情形下,她到那里,可能会有水土不服;其二是因、与,都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来担任主编。 这个人非柳如是莫属,论起学习的天份来,柳如是非常强,博闻强记,分析能力也不差,俞国振将自己对于文的筛选标准交给她,她就能近乎完美地挑选出俞国振喜欢的文来。 “是要表功了么,呵呵,说与我听听,让我瞧瞧我家如是儿在我离开之际做了多大的事业!” “如今三刊,已经不需咱们去推销了,自有专门店铺找上门来求订,应天城中,销量最多,足有三千份,苏杭扬诸州,也有一千份左右,便是京城里,也能卖出两千份……” 俞国振策办的三种刊物,在柳如是的努力之下,已经流行起来。象,它是三种刊物中销量最少的,出版的频率也最低,是双月刊,两个月才有一期,但因它是面向读书人中较高端的,所以定价较贵,每册是一百文。就是这样,如今的销量,也达到了万册之多,每期的营业收入,近千贯铜钱。 给予的稿费也是极优厚,象方以智,因连接着在上刊发他的,如今仅润笔就收到了超过三百贯,以字数来算,他总共也就是发了三万余字,每万字便是百贯,这使得他在应天城过得甚阔绰。 因此,俞国振并不指望能赚什么钱,关键是要能在上层读书人中树立起品牌,同时不断地潜移默化他们,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种种新生事物。 “亦是极受欢迎,仅应天城中,便能卖出六千册,长江沿岸富庶诸府,远比要好用,其中连载的故事,极是受人欢迎……小官人,你可知道在哪儿卖得最多么,竟然是青楼烟huā之地!” 听得这个消息,俞国振也是一愣,然后笑了,这既在他意料之外,也在他意料之中,青楼烟huā之地,正是各方文人士子流连之所,另外那些识文断字的商贾,稍稍有些余钱的贩夫走卒,也都是喜欢在这样的地方。那些心伤身世不幸的歌伎舞女,那些感叹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子,对于各种才子佳人金凤玉lù的最是感兴趣。 故此,的售量,高达三万份,而每月一期的售价也比便宜,五十文一册,这样每期的账面收益就是一千五百贯。 但这两者实际上都不赚钱,真正赚钱的,还是,每十日就有一期的,售价才是五文,大开的纸两张,一共是八个版面。第一版是朝廷邸报里的一些消息,这算是了应付官府,第二版则是里巷奇谈,第三版则是各地物产,最后四版,更是无奇不有,甚至还有店铺的广告。 的售量是七万份,在这个缺乏娱乐的时代里,可以说是最大众化的娱乐工具,从官场上的变动,到各种小道消息,应有尽有。巨大的销量,再加上广告收益,这份报刊每月竟然能净赚到三百贯左右的钱财,再用这笔收益,弥补另两种刊物的亏空。 “竟然被你经营成这规模了?”俞国振也柳如是的成就感到惊讶:“你是如何做到的,别的不说,仅那些稿子……便准备不过来吧?” 不象主要如今读书人中精英分子稿,也不象那样俞国振早就准备好了稿子,的稿子应该是柳如是一手搜集的。她再聪明黠智,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