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洲锁三镇 (第1/2页)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敬请欣赏!“这鹦鹉洲,可是湖广一带有名的水陆码头。” 黎叔是老江湖,虽然没深入到过内地,因为接触的三教九流颇多,对武汉三镇这样的大码头还是多有耳闻的。 因为鹦鹉洲的名气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现在已经成为长江流域,乃至中原地区最大的竹木集散地,在国内颇负盛名,小小一座沙洲上,即建有“五府十八帮”各帮会馆。 道光以来,“湘资沅澧”的放排佬纷纷出洞庭,怀揣祖宗灵牌到鹦鹉洲落籍。为争夺码头,两湖各县人扎帮结派,形成“五府十八帮”。 而沿江三教九流,南北武林、诉讼高手也荟萃长洲,到这个‘大码头’捞食。在这里有“好汉打不过码头”、“要想官司赢,除非打死人”之说,形成了独有的一种码头江湖文化。 经过了多年的经营,鹦鹉洲已经成了一个小世界。 十里长洲古朴雅致,洲正中的街道由花岗岩石板铺就,两侧酒旗招摇、茶馆商铺林立。各府各县人划界而居,在自己帮会内安居乐业。从洲头至洲尾移步换景,有湘西的吊脚楼、宝庆的杉树皮屋顶、洞庭湖平原一带的木屋、还有汉川刁汊湖的窝鸡棚,各种地方特sè建筑沿街撒落。 “吹面风来杜若香,离离烟柳拂鸥长。人家鹦鹉洲边住,一向开门对汉阳。chūn风吹雨湿衣裾,绿水红妆画不如。却是汉阳川上女,过江来买武昌鱼。” 在往rì,这里的码头木排蔽江,号子声此起彼伏。只是经历了这一个多月的战乱之后,许多放排佬都已经投进了太平军,而生意早已凋敝,只剩下各处码头一堆堆的竹木证明往rì的繁忙。 “一场战火,这个大码头却是毁了。” 走在石板街上,许多房屋因为两次大战被损毁,露出断垣残壁,酒旗店牌依旧,却没有多少人做生意,却是这地界太过重要,经过了清军、太平军与红旗军的来回争夺,一条街的人都避祸去了。 >梁柱上雕着“八仙过海”、“童子拜观音”、“蓬莱琼阁”之类的浮图,古香古sè。 洲上群馆以两湖会馆为首,在规模气势上,比对面黄鹤楼还要大几倍,其风格集各地庙宇建筑之大成,坐北朝南,雄踞鹦鹉洲正中部,如一座城堡。远远望去,显得古朴凝重、大气磅礴,如同鹤立鸡群一般。 方才喝茶的地方便是的鹦鹉洲最高处龙头楼,因为地势得宜,修筑的很坚固,倒没有被炮火损毁,只是人去楼空,成了临时指挥所。 “呵呵,靠着两条江,银子跟水一样,只要打跑了长毛,这破旧的地方马上就能恢复。” 这样的繁华地,要是放在后世,绝对是寸土寸金,现在却基本上成了无主之地,让半辈子居无定所的周晓峰不由得心动不已。 “长江水师就驻扎在这洲上吧,两湖会馆就改成水师衙署。其他地方嘛,全部查封,以后再开发重建。” 这是要吞下这片地产了,战争,就是一次洗牌,大鱼吃小鱼,强者支配一切。 “不知道陈开、靳云亭那边打得怎么样了,听说那石达开可是有上万条船呢。” 毕竟当rì石达开北上声势实在太惊人,让黎叔都有些没底气。 “滥竽充数吧,要是小划子也能算船,这洲上就是几万条船,一条船还不抵一发炮弹。” 蚁多咬死象! 黎锦辉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 ..... 攻下鹦鹉洲后,陈开并没有停留,率领船队沿着汉江往北一直追了过去。 “轰隆隆!....” 蒸汽明轮船上,蒸汽轮机全副功率运转起来,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快,蒸汽轮机加上风帆双重动力推动,那速度根本不是太平军水军的旧式帆船所能比拟。 > 此刻余下的几百条小船哪里放在陈老大,他的座舰一马当先,紧紧贴在了逃亡船队的尾后,而其后的上百条战船也在咬牙追赶。。 “加紧了追啊,继续放炮,别停!” “嗵嗵嗵!-” “嗵嗵!-” “拿水来,快给炮管降温!” “咝咝咝!-” “瞧准了打!这样的小舢板可别浪费弹药。” 水泼在发烫的炮管上,雾气腾腾,合作已久的炮手们不待温度降下来,连忙清膛,装药,上弹。 “放!” “干他娘的!” 逮着这样痛打落水狗的大好机会,谁也不愿意放过,水面上漂着的,可都是战功呢。 前边残余的太平军船队眼看着无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