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年关近 (第2/2页)
恢复体大有裨益。所以他除了带上几十位心腹股肱及近卫营,还带上了上千名受伤的立功将士。 而留下的四万余兵马则交托给了几位留守的大将统带,周文远、周义坚叔侄及冯安国、冯志平兄弟等人领湘军各营驻扎江夏,靳云亭与丁九一正一副负责水师镇守鹦鹉洲,全军休整三个月,待开chūn再战。 太平军还没有被完全打趴下,周晓峰也不怕人赖账。临近年关,没理由继续出战,正好休整巩固防线,同时等银子到账,而他自己则脱离各方的视线,全速南下。 临近年关,他已是归心似箭。 这几个月打了两场大仗,把太平军赶到长江以北,rì后再慢慢引祸水到地瘠民贫的西北和大别山区。爷不带你们玩了,就让太平军和清军僵持去吧,最好是拼个两败俱伤。 “....我坐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 咸丰二年十二月中,文华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钦差赛尚阿以武汉三镇及周边大量无主土地为质,向湘中豪族周氏、冯氏、李氏等十余大户借款百数十万两白银,安抚了闹饷的士兵。 其后,他又命暂领广西提督江忠源进兵信阳、命塔齐布暂署副都统领湖南绿营驻守麻城、罗田一线,湘军孙占彪部守汉川,许大力部守孝感,冯安国部守黄石,陈忠标部守鄂州.....邓安邦、来存、佟忠义与周文远所部扎营江夏,为大军后援。 三万余湘军与四万余八旗绿营兵以武汉为中心,防守住了西自荆州,东至九江的千里防线,挡住了太平军南归之路。 新年将至,人心思安,原本战火纷飞的华中地区因为天气与年节而消停了下来。
而渐渐变得rì益寒冷的天气,对于缺钱断粮的杨秀清所部来说却无疑是一场大劫。 因为渡江太急,许多物资都被红旗军截获,北上之后,虽然追兵不紧不慢,远远缀在后面,似乎不打算赶尽杀绝,却也给太平军主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被赶着往东北面转移。 成了惊弓之鸟的将士们已经无心再战,缺衣少食的窘迫也令他们顾不上纪律,沿途劫掠数县,依然无法弥补后勤的巨大缺口。 是时,安徽巡抚加提督衔蒋文庆留饷募勇,总理安徽防剿,遣按察使张熙宇、游击赓音布扼小孤山,自与寿chūn镇总兵恩长出守六安。 而署理湖广总督徐广缙当时驻守安庆,两江总督陆建瀛也派了两万浙江兵北上安徽。一时间,以霍山为中心的大别山周边东西南三面有十数万大军围困太平军,洪杨所部四万余人被封锁在了大别山区。 北人难忍南方的cháo湿,南人不适北方的苦寒,过了长江,刀子一样的北风就让人浑生痛,寒刺骨。 军粮不足,没有冬衣,士气不振,又被重兵围困,战略空间不过霍山周边数县,地瘠民贫,难以伸展。 面临着起兵以来最大的危局,作为实际上的一号人物,杨秀清这几rì真是愁白了头,不过三十出头年纪,却已显出了老态。 “还没有翼王的消息吗?” 折了李寿chūn、侯谦芳两员大将,杨秀清手下的八大金刚就只剩下了卢贤拔、黄维江、林大基、李俊良、傅学贤与林锡保六人。 现如今洪秀全完全不理事,也管不上,便只顾着享乐,如今被安置在霍山县城东北复览山龙泉禅寺,充作了临时行宫。镇rì里带着百多名嫔妃不是烧山开荒以备chūn耕,就是修整寺院打造家具,似乎是打算在此安居长住了,倒也自得其乐。 洪秀全手下一个拿得出手的嫡系将领都没有,军政大权被杨秀清一手掌握,六员大将尽数掌兵,一个个都做了军帅,而傅学贤领的一军负责的是侦查敌、刺探消息。 北上之后,傅学贤就派出了几拨人马前去联系石达开所部,然而围困重重,尚未有任何消息回报。 “九千岁,卑职无能,辜负了您的信重,请予以责罚!” 傅学贤知道现在的杨秀清心不好,烦躁易怒,实在不愿惹他发火,主动请罪,反而还能从宽处置。 “唉,你也辛苦了,退下吧,好好打探周边府县大户况,这个年,可不好过啊!” 杨秀清的神sè有些萧索。 也曾佳人在怀,名嫒美姝同罗帐,也曾意气飞扬,千军万马自称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万民景仰,人人赞颂,一呼百应,生死予夺.....那是何等的威风! 见惯了大城市的繁华,霍山这等偏僻贫穷的小地方,他实在是呆不下去了。 “这样的小山窝,如何容得下真龙?” ..... ar_left15fbfred">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