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红磨坊 (第1/2页)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敬请欣赏!..... 竹竿被木桩撞落,随后陶罐内冒出火光,并在江面上腾起一股浓烟。 “噗嗤!-” 这是一个臭雷。 徐寿没想到自己多rì努力的成果却没有取得期望中的成功,还使得自己在武王下与众多官员将领同僚面前失了面子,脸上满是沮丧和尴尬。 “科学技术的进步总会伴随着失败,一百次的失败,如果能换取一次成功,那就是胜利。再来几次,让大家开开眼界。” 周晓峰有力的手搭在徐寿的肩膀上,勉励的话语让他感觉大受鼓舞,虽然两人都同样的年轻,这一刻,徐寿对这位年轻的王者生出了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 “下,是微臣做得不够好,以后一定改进。” “不,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么快时间制造出飞雷炮,孤很满意,水雷即便还有瑕疵,能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而且,孤料想你们早先取得了成功才会带大家观看,再试几次,让我们看看你们这些时rì努力的成果。” “微臣,领命!” 同样几句话,如果是别人,少年得志的徐寿或许不会怎么往心里去,但周晓峰这样的居高位者如此说,却暖到了心里,rì理万机的下居然不计较他的一次失败,还愿意耗费时间给他机会,如此信重,让他不由得泪水盈眶。 “继续试验!” “噗嗤!-” “噗嗤!-” “轰隆隆!-”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又投放了三枚旋转水雷,到了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数十米高的水柱在江面上腾空而起,硝烟散尽,一大片江水都变得浑浊不堪,水上更是浮起翻白的大鱼小鱼。 水雷的威力,丝毫不下于飞雷。 一口陶罐,装填了十几几十斤新式黑火药之后,其爆炸威力足可以毁坏任何木质船只。 如果是英法等列强的舰队在内河水域遇上几百枚这样的竹竿水雷,只怕也是全军尽墨的下场。 “恭喜下,再得一破敌利器!” “下奇思妙想,非常人能及....” “.....” 适度的吹捧,周晓峰已经完全适应了,只要臣僚拍马不是太露骨太麻,他也不好生气,不过心里明镜似的,要不是‘慧眼识才’,他自己估计累死也弄不出几样东西。 采购的时候还有打样试样再到批量生产的流程,打样那也是要付样品费的,在金钱上,他从来不是一个小气的人,要知道,有投入才会有产出。 “以后,这款水雷就叫旋雷,以后还要探索改进...” “...永福,安排一下,照飞雷炮的例给赏。而且,今晚孤要宴请大家,以感谢大家这些时rì的辛劳,有品级的官员将领,有功的技师工匠都来,孤要一一敬酒。” 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自己的军工产业就开始了运转,没有什么更能让周晓峰感到如此高兴的了。 “多谢下!” 随着麾下人才越来越多,大多数已经不是南洋旧人,这些人才不仅有两广名流,也有来自各地的贩夫走卒,还有通过天地会各堂口以及商行招募来的流民难民。 队伍不再那么纯粹,要收拢人心难度也就更大。大义名分只是一个招牌而已,功成之后加官进爵只是一个遥远的期盼,要收拢人心,使军民团结在周晓峰周围,他还要让大家得到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利益。 高额的薪酬,优厚的待遇,不能得到真正的忠诚。所以,周晓峰不介意折节下交,让属下的将士得到尊重,感受到荣耀。 很多时候,一句暖人的话,抵得上金山银山。 就好像徐寿,他此次受到周晓峰的鼓励,在若干年后,他在周晓峰的启发下研制出来螺旋定位仪、定时信管、无烟火药以及高爆炸药等成果,并用于炮弹、水雷等方面,成为军工领域数一数二的权威。 数十年后,徐寿获得帝国的伯爵之位,并以帝国科学院院长的高位退休,他捐献出皇室赏赐给他的五千万华币建立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为了争得‘徐寿奖’而努力。 因为徐寿浸yín*火药与炸药的研究,‘徐寿奖’也被许多人戏称为‘炸弹奖’。 ..... 四月正是海南最宜人的季节,气温还不是那么cháo,入夜之后,凉风习习,更是令人感觉舒适。 在四处都是工地的昌江工业区,有一处房子各位惹人注目。这里原来是一个靠近江边的磨坊,后来因为要扩建工业区,周边的房屋大多被推倒重建,只有这个磨坊非但没有被拆掉,还在附近扩建了许多竹寮,门前挂上红灯笼。 到了晚上,许多有余钱的男人就络绎不绝来到这里,而在这里工作的莺莺燕燕们则开始倚门待客。 没错,这里就是昌江工业区里专为本地民众服务的‘红磨坊’,而这里的女子则绝大多数来自菲律宾,一部分是那些无法偿还赎银的西班牙人,一部分是与华人有冲突的部落女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