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丈夫_第一百六十五章:呆子发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呆子发飙 (第2/2页)

了上去。

    朱觐钧从车中出来,如沐chun风地与马文升客套一番,随即一齐进了驿站,开始寒暄。

    藩王出入京师,规矩却是不少,皇家为了表示对宗室的厚爱,往往都是超规格的款待,等上了茶,马文升喝了一口,见宁王端起茶盏时lu出几分惋惜之sè,不禁问:殿下何故惋惜

    朱觐钧微微一笑道:这惋惜,一是舍不得京师,舍不得皇上,这一去,不知要多久才能再来,再来觐见。这其二嘛朱觐钧哈哈一笑,道:王恕与本王有引颈之jiāo,他的学识为人,本王心向往之,只是可惜本王要走,却不能与他辞别,实在是一件憾事。

    马文升默然,低头去喝茶。

    朱觐钧又道:本王听说,到了年末的时候要破一次常规,以六年一察更为四年一察

    朱觐钧的一句话,差点没让马文升口中的茶喷出来。

    所谓京察,是大明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太祖年间,规定是六年举行一次,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四格为:守政才年。每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等。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而八法则是: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别给以提问革职或降级调用的处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

    这京察由吏部主导,都察院大理寺为辅助,弘治登极以来,对六年一察一直有些不满意,所以屡次在内阁议事的时候,提及改革之事。不过因为阻力太大,一直没有实施。直到今年chun分的时候,才获得内阁的支持。

    不过这件事干系大,所以参与讨论此事的除了内阁几个学士,就只剩下几个尚书了,连shi郎都没有机会参与这军机,宫里和内阁的打算是,先不透lu任何风声,等到年末时,再突然下旨意,到时就算有人反对,只怕也措手不及。

    也就是说,知道这件事的人,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二十个人,而这二十个人都知道事关重大,一个个都是守口如瓶,可是朱觐钧一个藩王,却是如何得知

    马文升的脸上已是掠过了一丝疑窦,整个人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突然,他的脑海中掠过一个名字王恕。

    据说这几日,王恕和宁王走得很近,虽说王恕从未拜访过宁王,可是宁王却是亲自登mén去了王府几趟,难道是王恕泄漏了风声

    之后朱觐钧说的话,马文升已是有些浑浑噩噩听不甚清了,王恕与他的关系并不深,可是对王恕,马文升其实还是颇有几分敬服的,这个人做了吏部尚书,几乎断绝了所有的人际jiāo往,可谓铁面无si,可是

    宁王与宫里表面上虽然亲近,可是是人都看得出,这宁王对宫里有怨气,王恕为何如此糊涂,居然和宁王搅在一起

    马大人马大人

    啊马文升好歹也是朝中大佬之一,极少失态,这时候回过神来,立即摆出一副淡然之sè,随即笑道:宁王恕罪,下官心中惦记着一桩公务,倒是怠慢了殿下。

    朱觐钧呵呵一笑,道:马大人是劳碌命,时时刻刻惦记着公务,这是我大明的福气,本王岂能见怪只是时候不早,本王也该启程了。

    马文升也没有了和宁王寒暄的兴致,便站起来,与宁王一道并排出了驿站,送宁王上了车,宁王的车仗继续启程,马文升看着宁王的车马,双目幽幽,仍然在想着心事。

    而正在这时候,从连接朝阳mén的一头官道上,马蹄骤急,一队骑士飞马而来,马文升又是皱眉,看到这些骑士所穿的飞鱼服,为首的一个,马文升依稀记得,好像就是那个京城里头处处招惹是非的柳乘风。

    他来做什么

    而柳乘风带着数十个校尉,飞马从驿站掠过,随即赶上宁王的车仗,勒马驻足,大喝一声:宁王慢走

    宁王的车仗不得不停下,车中的宁王倒是没有冒出头来,只是一个主事模样的人骑在马上,大喝一声:挡路的是谁你可知道这是谁的车仗

    柳乘风坐在马上,呵呵一笑,道:柳某人找的就是宁王,锦衣卫正要查一桩公案,所有人全部给我下车,谁敢不从,以谋逆罪论处

    第一章送到,月初了,厚着脸皮求点保底月票,谢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