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婚约订 叛乱始 (第1/2页)
洛阳城,铜驼大街。 夜,更深了些,还起了一阵薄薄的淡雾。一株巨大樟树的树干突兀地横出了庭院,密密麻麻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浓重的阴影。一辆黑蓬的马车由北向南缓缓地行驶着,马蹄打在青石板上,发出清晰而有规律的声响。 又响起了一处新的马蹄声,那马蹄声暴烈而频率极快,想必是在高速奔驰。待它穿过那片阴影后,可以看到马上一个干瘦的青年人正不时地在回头向后望去,脸上露出惊慌的表情。 那马是自南向北行进,显然目的地是街头的唐朝皇城。 宫城,显仁宫。 偌大的宫殿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些十分简易的桌椅陈设,根本谈不上什么皇家气度。此刻宫内并没有点灯,但月光还是透过窗纸穿了进来,因而也不显得暗。 大殿中央有一个人。 这是一个老人,他像是从冰雪中走出的一个纯白的影子,即使在微光下,依然耀眼得令人自惭。他的头发是一色的雪白,丝毫不带杂质。白色轻质的大氅裹住了他的全身。 他紧闭双目,如禅僧入定般安坐在一把椅子上。 “冯赟。” 他霍得睁开了眼睛,从木椅上站起来,向殿旁的一处侧门走去。 那是他的主上在召唤他。 显仁宫是唐朝长兴皇帝李嗣源接见大臣、处理政务的一处场所,只是为了有时午休和通夜理事才在宫中划出了一个偏房,并算不上皇帝正式的寝宫。 李嗣源自得病以来,昏昏沉沉地很少说话,大臣、将军、嫔妃都一概不见。冯赟现在听到他的声音,心里微微有些惊奇。 龙床上的李嗣源已经半坐了起来。他近来进食很少,半生戎马打熬出来的铜经铁骨早就荡然无存,不过脸上诡异的潮红终于褪了下去,单一眼望过去倒也显得十分精神。 看到他如此振作,冯赟又是一惊。 “白头,你过来,坐这里。”李嗣源指了指床沿,“朕想和你说说话。” 冯赟顺从地上前坐下。 “白头,你的闺女今年已经十八了吧。” “谢圣上挂念。正好十八了。” “她十五岁的时候朕见过,是个漂亮的女娃呢。那回任圜也在,他学问好,对朕说这可称得上‘明净如玉’,朕记得最清楚的是她额前的一撮头发,很不老实,就卷在脸边上,一颤一颤的。”李嗣源笑着回忆着,心绪似乎很祥和,也不避讳提到任圜,“朕当时就说过,等她长到十八岁的时候,亲自给她定个亲,找个好婆家。白头,你看就让她嫁给从珂如何啊?” 冯赟摇摇头,说道:“陛下,此事不可。白头一介武夫,以前做过朱温附逆,还差一点就杀了陛下。您不杀我已是法外开恩,后来又简拔我做佐龙卫之首,这个恩白头这辈子已经是报不完了,现在哪里还能和皇上攀亲戚,做亲家翁呢?” “白头,朕后悔给你官做了,你当官当得太久,变得婆婆mama的。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罚你去军中挑马粪。” “陛下,不是当官当得太久了,是白头老了啊。” “老个屁,朕三十年前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头就已经白了嘛。”李嗣源打了个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让你这个老小子再在朕这里聒噪。” “定就定,我还怕你不成。”冯赟瞪着眼答道,也不再顾及君臣之礼。 这一瞬里,他们似乎都回到了从前,那时他们青春年少。 “白头,朕刚刚做了个很奇怪的梦。”隔了一会儿,李嗣源又开始说话,只是语气变得很奇怪,不是刚才的豪爽,而是带了些好奇、带了些恬淡,似乎还有一点*恶作剧后的开心。 “朕梦见自己和朱温、太祖李克用、先帝李存勖,还有耶律阿保机一起坐在山顶喝茶。那座山很高,云雾缭绕的,望下去看不到山脚。” “朱胡子嘲笑太祖是个独眼龙,还老是打不过他,太祖不以为然地说光你厉害管什么用,你儿子可不如我儿子,朱胡子不甘心,瞪着眼睛说你儿子喜欢伶人。先帝坐不住了,讽刺他说总比你喜欢自己的儿媳妇要强。然后阿保机也插了进来,说你们都别吵了,还是我儿子最厉害,要把你们的子子孙孙都给灭了。” “我大喊,你大儿子和二儿子打起来了,大儿子躲到我这里来,打算帮我去打你二儿子。” “然后我们就都笑了。先帝也没怪我当初怎么没救他。然后我们就一起看太阳落山。” “那夕阳真好看。” 冯赟静静地听他像小孩讲故事一样地说着,不知怎么地就落下一行泪来,怕李嗣源看见,忙拭了。李嗣源似乎没有察觉,一直自顾自地说着,说着。 夜深寂寥,隔着水面,文庙的镇国钟轰然响起,钟声在微凉的夜里传出很远,显仁宫前的御池上水波潋滟,一轮月影破碎开来。 “潞王造反了!潞王造反了!” 嘈杂的大喊伴随着凌乱的脚步声,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