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困惑夜 有神临 (第1/2页)
时值深夜,几名大将不顾自己受伤昏迷需要休息,同时出现在龙帐,必定出了大事。耶律尧骨透过人缝看到后面半跪着的几个哨骑,疲惫地问道:“有什么事?” “启禀大皇帝,侦测到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率大约军三万趋近榆次。” “启禀大皇帝,侦测到卢龙节度使赵德均约领六万军自代州而出。” “启禀大皇帝,侦测到耀州防御使潘环督四万余兵出慈州而来。” “启禀大皇帝,侦测到清泰皇帝李从珂命彰圣都指挥使符彦饶为前锋,带两万军屯于河阳,自己亲率近三万精锐为中军,即日将从洛阳北上。” 连珠炮般地汇报完军情,哨骑们惊讶地相互对望一下。他们来自不同的方位,各自怀揣着极为紧急与秘密的消息,连日连夜、快马加鞭、换马换人、一刻不停地赶来,要求直接向大皇帝陛下呈报,谁知这些带回的军情却在实质上是同一个——唐朝的大批援军正在日夜兼程地向晋阳赶来。 不过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在场的大皇帝和将军们的反应。近二十万的援军很可怕么?抗衡数倍于己的敌军,这对于契丹军队来说是极平常的事,可将军们的脸上怎么没有以往的轻松甚至是兴奋的样子,他们的头发都有些凌乱,甲胄上除了残留着被冰冻的暗红色血痂,还有多处凹陷,他们的脸色看起来有些麻木,甚至可以说是失魂落魄。而大皇帝的眼瞳怎么里没有了往日的那种令人不堪与之对视的压迫感?他面色苍白地半坐在锦床上,披着珍贵的白皮氅,但包裹在强壮胸膛前的纱布还是若隐若现。 “你们先下去吧。”契丹皇帝摆了摆手。 难道是战事遇到了巨大的失败?难怪刚刚进军营的时候发现今晚这里格外安静…… 哨骑们带着疑惑离开了龙帐,在心里不自觉地开始将一系列古怪的事情进行着整合与连接。 耶律尧骨习惯性地将头转向一边,看着远方的沙盘。他不必站在那里俯身检看,沙盘上的山川地形他早已烂熟于心——唐朝的援军是分别从东南、东北、西南、正南四个方位向他合围过来,加上坚守在晋安寨里张敬达将近四万的鸦军,敌我人数比大概为六比一。 但他知道,这并不是将军们都低着头,脸色紧绷,保持沉默的真正原因。 汾河弯曲部一战后,契丹国主获得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他可以选择放弃晋安寨不攻,而是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直下洛阳,然后在南朝帝都的城门上高挂起李从珂的头颅,用这种方式来宣告他的胜利,来为他的这场战争、为他这个阶段任务的完成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他最终还是决定要走另一条路——彻底消灭张敬达。这不仅是考虑到石敬瑭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保证自己的后路不被张敬达截断,或是洛阳城高且坚能否即刻而下等等之类的军事问题,更是因为战胜张敬达才是自己真正能够获得荣耀的事,这是结束战争最有效也是最合适契丹军队的方式。 的确,他需要胜利,但同时,他也要证明自己的骄傲。 于是从那之后的四十多天里,契丹皇帝命耶律洼与耶律吼各带一万军士分别驻扎在了唐军营寨的东、西两侧,他自己则带领大军向前二十里下寨。他们以半圆形的战略态势截断了张敬达的水道和粮道,但唐军却凭借着储存的余粮和天降的雪水坚守;他们令普通士兵在寨前叫骂,百般羞辱唐军,但张敬达坚守不出;他们令铁骑疯狂地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同时进攻,却被鸦军的投石车、弓箭、鹿角、拒马枪牢牢地阻挡在寨门之外,即便少数士兵突入进去,也被里面的步卒砍成了rou泥;他们也进行了几次夜袭,可唐军点起了火把,将黑夜燃烧地如同白昼,张敬达让军队分三班轮流休息,时刻警戒着敌情;他们不敢挖掘地道,八年前的幽州一战,张敬达对付这种战法的方式让耶律尧骨心有余悸…… 所有的一切使得耶律尧骨积淀在血管里的疯狂沸腾起来,那么多年以来,契丹与汉军交兵,哪一次不是以少敌多,现在他们的军队人数还要多于鸦军,竟然久攻不克,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今日上午,耶律尧骨压上了所有筹码,他下令从石敬瑭处调来了几十架投石车,然后聚集了所有的铁瑶骑兵。他相信在摧枯拉朽的钢铁洪流面前,张敬达终究会被无情地粉碎。但是他错了,在他第一次听到那种像要震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