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赏花 (第1/2页)
四皇子并没有再问什么,又埋首写字。 潮生从屋里退出来,觉得两腿微微发软。 说起来四皇子从来没有发过怒,也没见他象二皇子那样处置过什么人。就是上次桂雨受伤那件事,他也是气定神闲的。 可是潮生就是觉得……有些怕他。 有的人不用拍桌子砸板凳的大发雷霆,也自然有那一种气度。 这个人虽然什么都不说,可是他心里什么都明白。 秋砚是皇后的人,四皇子一定知道。 这种事宫中常有。 但凡有点地位,有点办法的人,当然会在别处安插一二耳目,好随时掌握消息。 皇帝肯定在宜秋宫有人的。 皇后肯定也有。 或许还有贵妃的人?贤妃的人? 这些事可以说是公认的,公开的秘密,彼此心知肚明。 尤其是做为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他们没有自己的地盘,没有自己的人手——他们现在什么都不能做,哪怕确定某个人有问题,也只能暗地防备。就算找个错把这人赶出去又如何?下一个进来的人又说不准是什么来头,而且不知道底细,更加麻烦。倒不如把这个已经知道根底的人留下来得好。 第二天李姑姑告诉秋砚,那件事情已经有了结果。 “那……” “陈素萍死了,秋砚呢……是因为家人的原因被陈素萍胁迫,不知内情,且她出首告发陈素萍,所以只杖四十。” 真巧,也是杖四十。 “那她人呢?” 李姑姑白了潮生一眼:“问这么多!反正她不会再回宜秋宫来了。这个人以后也不要再提起。” 潮生点点头。 “陈素萍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她手里也是有人命,现在自己报应不爽,一点都不冤枉。”李姑姑用铲子在潮生手背上敲了一下:“发什么呆,快起锅。” 潮生忙用抹布包着砂锅的耳朵,将它端到一旁。 砂锅里炖着一只鸡,香气扑鼻。 李姑姑舀了一勺汤让潮生尝。 汤味十分鲜美。 李姑姑自己并不尝菜,用她的话说,自己尝自己做的菜,总是尝不出个好歹来。所以这个艰巨任务通常是落在潮生身上。 潮生这么左一口右一口的,通常不到吃饭的时候就已经填饱了肚子。 李姑姑不再提起,潮生也不再说话。 是的,就要当这个人从没出现过一样。 身边的人也都是如此,不用谁教,没有一个追问秋砚为什么就此消失的。 这就是宫中的规则。 不过——也有例外。 和秋砚住在一个屋里的珊瑚和文月,就曾经偷偷找人打听。 找的人很巧,就是潮生。 可能她们觉得潮生脾气好,好说话。 也可能她们隐约察觉了什么,知道潮生与这件事情有关。 不过潮生只能回答她们不知道。 也告诫她们,不要和旁人打听,问起秋砚了。 珊瑚的脸上流露出迷茫的神情。 潮生好象在她身上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一样。 刚进宫的小姑娘,还没体会到这宫廷法则的残酷。 李姑姑不动声色,就将秋砚和陈素萍做掉了。 这件事,看来是结束了。 结束得如此顺利,如此安静。 但是,潮生感觉这件事情,远没有这样简单。 李姑姑为这件事前前后后做的一切,潮生只能看到很少的一部分。 比如,李姑姑为皇上做的汤,她在皇上面前应答时说的话…… 这些事必定是有深意的。 只不过潮生不了解,猜不到端倪。 这件事也绝不会就此结束。 因为——主谋还在。 陈素萍是死了,可是她背后的人还在。 秋砚是离开了东宫,但是在东宫内是不是还有别的人,和秋砚一样?充当别人的眼睛,别人的耳朵,别人的爪牙—— 不知什么时候,危险就会从暗处再跳出来,朝她露出狰狞的真面目。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冬衣很快就穿不住了。杨花柳絮到处乱飞,白生生的,一团团的在地下打滚,随风飘荡,仿佛又回到了冬天,雪纷纷扬扬的落个不停。五皇子送了贴子来,请二皇子四皇子去宜春宫赏花。 宜春宫的桃花已经开了,花瓣红、软,香、繁,远远望去灿若云霞。 春墨和潮生也随着四皇子一起去的。 这还是潮生头一次到宜春宫。 ——秋砚走了之后,潮生顺理成章顶上了她的位置,成为华叶居里仅次于春墨的大宫女了……咳,就是编制问题仍未解决。 宜春宫的看点就在一个“春”字上,果然春天的时候最美,春风无限温存,嫩绿的柳枝仿佛绿浪,偶见俏美的宫人从绿丛中探头出来,活泼如黄莺一般。 宜春宫也很美。 和宜秋宫是全然不一样的。宜秋宫的美是在秋天,华贵,灿烂,沉静。让人感叹的同时,也会感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