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时代(卷终) (第1/2页)
大军开拔,皇室宗亲,文武百官随行,行色匆匆,气氛压抑,太后看着漫天的星斗发呆,她已经被彻底软禁,车驾四周都是禁军士卒,不许任何人靠近。 虽然所有人都瞒着她,但她却知道,一定是皇帝出事了。太后想起今天中午做的那个噩梦。 刘邦穿的破破烂烂,被人驱赶着,身上全是血,他哭着,喊着叫她娘,她想过去救他,可是面前好像总是隔着一条鸿沟,无论她怎么努力,都无法到达刘邦跟前。 这是一个不详的梦境。 太后闭上眼睛为刘邦祈祷“季儿,你千万不能有事,你是娘的全部...”越想,越坐立不安,她眸中精光一闪,命令侍卫“叫卫青过来见孤!” 侍卫一语回绝“娘娘,统领交代过,他有军务在身,不便来见。” “你去告诉他,如果他不来见孤,孤就自缢在这车中。”太后已经没有办法了,以死相逼是她最后的办法。如果太后真的死在车里,卫青难逃其咎,所以他不敢不来。 这个办法当然有效,只是很没尊严。 不一会,卫青策马来到驾前,他下马行礼“参见娘娘,臣军务繁忙,一时脱不开身,还请娘娘恕罪。” 太后声音冷冽,也不多做掩饰,开门见山道:“起来,卫青,你本是寒族,是孤力排众议才让你掌管禁军,此事不假吧?” “娘娘对臣的知遇之恩,臣没齿难忘。”虽然不知道太后为什么要提这件事,但他必须承认,如果没有太后,他不会有今天。 “既然如此,孤只问你一句话,你要据实回答,就算了却这段因果,从今以后,你我两不相欠。”卫青吃惊地看着太后,拱手道:“娘娘请讲。” 太后紧盯着他,一字一顿道:“皇帝究竟出了何事?”卫青张了张嘴,有些犹豫。 他清楚,皇帝身中‘雷蛊毒’,恐怕与太后脱不了干系,出于对皇帝的忠诚,他必须守口如瓶,可知恩图报又是他做人的底线。两方权衡之下,卫青还是对她说了实话, “雷蛊毒!”听到这三个字,太后如遭雷劈,整个人彻底呆住了。 “臣告退!”卫青拱手准备离开,忽听太后在后面问道:“皇帝有恙否?”卫青回头看了她一眼“陛下现已无大碍,事关重大,还希望娘娘保密。” 卫青走后,太后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她喃喃自语着“这都是报应啊,报应...” 夜空下的金陵,静谧安详,姜义全身披挂,迎接太后,皇后进宫,大军一分为四,驻扎在金陵城外。 曹,邓,郑,蔡,顾...十七个家族起兵谋反,劫天牢,率兵逼宫,现已全部伏法,一时之间,朝野震动,伴随这个惊天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彻查的圣旨。 文武百官心思各异。 刘邦没工夫去理会他们,他身穿铠甲,手握天子剑,早已在‘琅琊亭’等候多时,石桌上放着一壶酒,是上好的西域葡萄酒,酒壶边上还放着两个夜光杯。 太后来了,她从假山外走了进来,身边没有一个侍女,看到刘邦,她先是停了一下,随后径直来到亭子里坐下。 刘邦左手握剑,右手举杯,他摇晃着杯中的酒液,一言不发。太后似乎没有感受到这诡异的气氛,她看着夜空笑道:“今晚的夜景真美啊,银河璀璨,繁星点点,稻谷的香味直往人心窝子里钻,就是这蛙鸣有些吵。” “这就是母后故地重游的感受吗?”刘邦的答话很冷,很生硬。 太后嗔怨地瞥了一眼他,似乎是在怪他,搅乱了欣赏美景的兴致,她看着那个空的夜光杯叹道:“皇帝忙,太后忙,虽然都住在皇宫里,这么多年了,也没好好说过几次话。咱们娘俩能在同一个地方,赏两次夜景,真是不容易啊。” 刘邦默然。太后舒了口气,耸耸肩傍“好了,既然有这个机会,那就好好说说吧,季儿,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刘邦放下酒杯,将一枚翠绿色的玉佩放在石桌上,推给她“母后认得此物吗?” 太后语气悠悠“认得。”她拿起玉佩仔细端详“这枚玉佩名为‘双海龙’,本来是两枚,因其玉质罕见,雕工精美,先帝十分喜爱,听说,后来先帝将它赐给了宫里的一个妃子。” “母后冠绝后宫,想必应该知道,那名妃子的名号吧?” “不错,她叫庄妃。” 刘邦语气平淡“她人呢?” “被我杀了。”太后的回答更加淡然,刘邦看着她“如果我告诉您,她没有死呢?” 太后愣了一下,随后莞尔“那算她命大,这样吧,季儿,母后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你要听吗?” 刘邦点点头,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有必要知道真相。 太后摩挲着玉佩,眼神涣散,整个人似是陷入了回忆之中“曾经有一个王,他有很多个王妃,但他最宠爱的只有三个,王喜欢她们三个,就像喜欢猛虎,骏马,耕牛一样。 虽然这三种动物都很受王的喜爱,但喜爱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和所有王一样,他最爱的是猛虎,因为她霸道,她威风凛凛,她让百兽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