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草香的亲事 (第3/4页)
着女朋友长辈得到公司高管位置的,居然守着已有的女朋友,还暗地里托人介绍她的...... 要问草香怎么就这么倒霉,一个个都是渣?其实,这很正常!像草香这样的条件,人品好的,自然是顾虑重重,不好随随便便就主动追过来。 草香接了老妈电话,立马趁着午休时间,与空间精灵沟通,让她帮忙调查这人的过往。这人倒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进入外资公司管理层,也没有强取豪夺的大恶。不过,私生活太乱了,这样的人,草香肯定是不会考虑的。王洪英听了老丫头的回话,立马就打消了让两人见面的想法。 祝玲珑和王洪英就是这点好,只要草香说对方不好,婆媳俩问都不会问一声,就立马淘汰。她们知道草香的本事是一方面,另一面便是外人和自家人之间,她们选择的是自家人。绝不会为了别人口中所谓的好,就去勉强自家人接受。 草香给老妈打过电话,也没有立马工作,而是靠在办公椅上,很认真仔细的回想着记忆世界里的丈夫——武训。 有过丈夫的女人都喜欢拿自己丈夫跟别的男人比一比,经历过两个世界的草香也没能免俗。她把武训和老妈她们过滤到自己这儿的那些人大略的比较一下,这才发现武训除了手懒嘴馋不讲究卫生这块,还真没看出他身上有那些人的恶性。 之前一直被他又懒又好吃又邋遢给恼的看不到他的优点,现在回过头来细想想,他的优点还真不少。大度能容、厚道、睿智、涵养好、人际关系上分得清亲厚、荣辱不惊......。如果要一一举出实例证明的话,草香也没法拿出哪一件典型事例出来,只能从他们生活了那些年的点点滴滴里感受到。 武训爸爸是七三年的下放知青,在七六年学校开始复课的时候,为了得到一个正式老师的名额,便娶了支书的女儿,就是武训的mama。武训的mama是个初中生,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可以当一名民办教师的。但是因为把名额给了武训爸爸,她就只能务农,成为一个农民。 武训的叔伯姑姑们对于武训爸爸是教师,在兄弟姐妹几个当中,算是知识分子。并且一升再升,最终定格到镇上中学校长,他们还是很尊重的。但是对于武训mama这个嫂子,一名农村妇女那就千般万般的嫌弃与轻慢,连带着武训也时不时的受到怠慢。若是一般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在心里存着疙瘩、愤恨,但是武训却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过。 草香跟他mama聊天的时候,听他mama说,八几年(具体是哪一年不记得了)上面下了一个政策。就是在乡下结婚的回城知青,只要找到接收单位,就可以把还是农村户口的孩子和妻子(丈夫)的户口转过去。武训爸爸是正式教师,已经是城镇户口,但是武训和他mama还是农村户口。武训爸爸就年年寒假的时候,都要回城里找单位找关系,想把武训和他mama的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因为没钱送礼,连续找了好几年关系都不得力,后来就放弃了。 九一年武训十五岁,刚上高一,虽然转户口的事情停息了,但是他们还是跟往年一样回城里老爷子那过团圆年。武训的几个姑姑明里暗里的嘲笑武训mama,说她自己没有本事还想进城里什么什么滴,把武训mama气的跑到外面偷哭。 武训当时跟着他mama出去,并且一直陪着他mama哭够了才又一起回去。等他们回去的时候,才知道他爸爸出去找他们母子俩了。而在家的那些人,不单单是一点都不关心他们,连吃饭都没有等他们一家子,直接就先把饭吃完了,这其中也包括他爷爷奶奶。 这件事,连武训爸爸都气的从此不再回城里过年,而武训却一点都没有在乎。见到叔伯婶娘姑姑们,该招呼的还是和以往一样招呼,反倒把他叔伯婶娘姑姑们给弄得下不了台。连他爸妈都佩服自家孩子有气度,以后能干大事有大出息。 都是亲人,只要没有人命官司,不管闹到什么程度都断不了血脉牵连。武小涵得了要命的脑瘤,武成章夫妻俩到处借钱,武训家自然也是跑不了的。那时候,她和武训已经结婚,公司也办起来有两年。说没钱也没钱,说有钱也有钱,关键就看武训愿不愿意借。
武训这个小婶,虽然不像武训几个姑姑那么赤骨的针对武训mama,但是也从来就没有对武训mama示好过。因而,武训mama对这个弟妹也是没有半点好感,虽然借钱是为了救命,但她心里仍旧不乐意。武训爸爸毕竟还是疼自己侄子,他当然希望儿子有钱就借给小弟一些。只是,他也知道自家这边亲戚对儿子和媳妇曾经的伤害,因而他对着儿子张不开这口。那时候的草香不参与这事,武训要是借她就拿钱出来,要是不借,她也不会劝说。 而武训根本就没有爸妈这啊那啊的心思,一听说小堂弟得了要命的恶性肿瘤,立马就急了。他小婶大开口要借五万,心里却在想,按照武训新婚不久,侄媳妇又在怀孕的情况下,能借到两万就很不错了,没想到武训一句推辞都没有就借给五万。住院一年多,又是化疗又是生活,即便武成章夫妻俩打零工挣钱,那也跟不上医药耗费,依旧是背了有十多万的债。 后来,武小涵的主治医生帮忙请动外国医生帮忙做手术,就是需要拿出三十万给人家做辛苦费。武成章想着不能只给人家主刀手,还有这个主治医生这么热心帮忙、周旋,总得给点表示。还有那个大老板,这主刀手是人家大老板花了几百万请来的,他们白白占便宜,也得要给人家一点表示。人家大老板或许看不上这一星半点的,但是他们也得表表心意不是?!手术后还要住院恢复,也要不少钱。夫妻俩一商量,至少要再借六十万。 亲戚朋友都已经借了个遍,实在是没有可借的了。他们在县城还有房子,但是不值钱,最多只能买十来万,这还是零七年,房价有所上升才能有的价钱。余下的钱,他们就是砸破脑袋也没有办法弄到,最终,这借钱的重任就只能落到武训的肩上。恰好,武训他们做好一个房产信息共享软件,卖给了当时风头正盛的*大二手房地产,得了五十万。拿出二十万给几个员工分成,剩下的便是武训两口子的分成以及各种费用开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